赣南医科大学儿科学专业自2018年经教育部批准一本批次招生以来,已成为江西省儿科医学教育的重要基地。该专业立足赣南革命老区,以岗位胜任力导向和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学理念为核心,依托国家级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等平台,构建了覆盖儿童全生命周期疾病的特色培养体系。目前在校生通过五年制学习可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并具备报考硕士、联合培养博士的深造通道。
专业优势与课程设置的双重支撑
该专业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学科布局完整度与课程体系创新性。临床专科设置涵盖小儿呼吸科、神经康复科、血液肿瘤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等14个亚专业方向,形成了从基础诊疗到疑难重症救治的闭环培养环境。课程设计采用临床医学主干+儿科专业深化模式,除《人体解剖学》《药理学》等基础医学课程外,重点强化《小儿内科学》《儿童保健学》《小儿传染病学》等特色课程,并自主编写《儿科临床技能学教材》实现理论实践深度融合。
实践教学与科研创新的协同发展
专业实践环节构建了“三阶段进阶”培养路径:
- 基础技能实训:依托校内模拟医院完成解剖操作、病例分析等基础训练
- 临床轮转强化:在附属第一医院、江西省儿童医院等基地进行科室轮转
- 科研能力培育:参与儿童白血病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研发重点实验室等平台的项目研究。
科研方面,近五年承担国家级课题3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尤其在儿童血管瘤诊疗领域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占比达25%,博士硕士学历教师超80%,形成教学与科研互哺的良性机制。
就业竞争力与社会服务价值
毕业生在三级医院儿科岗位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2%以上,职业发展涵盖临床医疗、妇幼保健、医学教育等多领域。该专业积极响应国家儿科医生紧缺现状,通过定向培养计划和校地合作项目,为基层医疗机构输送具备独立接诊能力的儿科医师。值得关注的是,其与苏州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的博士联合培养项目,为学术型人才提供了向上发展通道。在江西省卫健委最新评估中,该校儿科学专业综合实力位列全省首位,充分印证其区域儿科医学教育中心的定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