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是该校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自2008年招生以来,已形成成熟的“四化育人模式”(思政教育全面化、课程内容模块化、教学实践平台信息化、教学方式多样化)。该专业紧密结合数字化发展趋势,致力于培养兼具传统会计技能与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可胜任会计、审计、税务管理、财务大数据分析等多领域岗位,职业发展路径清晰,薪资增长潜力显著。
一、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服务经济发展,培育管理人才”为使命,培养具备会计实务处理、税务管理、财务机器人应用等核心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生需掌握会计准则与财经法规,熟练运用Excel、Python等工具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同时具备职业道德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向覆盖企业会计核算、财务风险控制、税务申报、审计验证等岗位群,毕业生可服务于中小微企业、财税机构、金融单位及会计师事务所。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
专业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核心课程包括:
- 会计基础(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 企业财务会计与成本核算
- 大数据统计与分析(含Python在财务中的应用)
- 财务机器人应用与开发
- 智慧化税费申报与管理
教学模式采用“双主体育人”(校企协同)与“智能化教学”相结合,通过财务共享中心实训室、ERP沙盘模拟等校内实践平台,以及新道科技、金蝶软件等企业实习项目,实现“上课即上班”的实战化训练。
三、职业发展与竞争优势
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包括:
- 基础岗位:出纳、会计核算、税务主办
- 进阶岗位:财务主管、经营分析主管、审计专员
- 新兴领域:财务大数据分析师、智能财税顾问
职业资格证书方面,学生可考取初级会计职称、智能财税1+X证书、大数据财务分析证书等。近五年学生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国家级奖项15项、省级奖项38项,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部分优秀毕业生进入四川师范大学等本科院校深造,或赴海外攻读商科硕士。
四、专业特色与资源支撑
该专业拥有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课程思政示范专业等称号,师资团队中67%为副高级以上职称,95%具备硕士以上学历,“双师型”教师占比71%。校企合作共建横向课题经费超200万元,开发省级立项课程5门,出版教材20余部。实训资源涵盖空乘模拟舱、金融仿真实验中心等跨领域场景,为学生提供多元能力拓展空间。
通过“理论+实践+竞赛+认证”的全链条培养,该专业不仅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更赋予其在AI时代应对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实战能力,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人才储备力量。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