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的环境设计专业立足艺术与工程交叉领域,以培养兼具国际化视野和本土化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该专业依托乌克兰艺术学院的中外合作办学资源,构建了"艺工结合"的特色培养体系,将扎实的美术造型基础与前沿设计理念相融合。作为福建省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点专业,其课程体系覆盖从传统建筑艺术研究到现代智能空间设计的全链条知识模块,并通过产教融合模式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连续多年在米兰设计周等国际赛事中斩获奖项。
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
该专业以人居环境创新设计为核心,课程设置包含三大模块:
- 造型基础课程:经典素描、立体构成、透视学等夯实美学素养
- 工程技术课程:建筑装饰材料构造、施工图设计、照明设计等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 创新设计课程:老旧建筑艺术改造、智慧空间设计、绿色建筑技术等对接行业前沿。特别注重数字化设计能力培养,开设BIM技术、3D打印等特色课程,使传统环境设计向智能建造领域延伸。
教学模式创新
采用双导师制教学,由乌克兰艺术大学院士团队与国内名师联合授课。实践教学推行"五步进阶法":
① 实地测绘(如惠安锦东村改造项目)
② 文化要素提取
③ 数字化建模
④ 材料工艺实验
⑤ 施工图深化。这种课题驱动型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参与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真实项目,近三年完成23项实际工程设计。
国际化学术平台
通过中乌双学位项目,学生可系统学习乌克兰艺术大学百年传承的东欧建筑美学体系。该合作项目配置了包含21位院士的国际化师资,引入空间信息科学、历史建筑修复等特色课程模块。学生毕业时可获得中乌双学士学位,近三年毕业生赴欧洲深造率达18%,合作院校包含佩奇大学等世界百强建筑院校。
实践创新生态
校内建有数字建造实验室、材料创新工坊、VR虚拟空间设计中心三大平台,配备激光雕刻机等价值千万的先进设备。校外与垒智设计集团等4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产学研基地,实施"企业命题-校内孵化-市场验证"的闭环培养。典型案例包括泉州世遗古城改造、厦门金砖会晤场馆设计等项目,学生作品多次获得德国红点奖等国际大奖。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