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北方生态环保类高职院校中的特色专业,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以产教融合为核心,形成了"理论奠基+实践强化+行业对接"的立体化培养体系。该专业面向无人机制造、农业植保、应急救援等领域,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模式,重点培养掌握无人机装配调试、飞行控制、故障诊断等技能的高素质技术人才。2024年9月,学院与科大格羿联合开展的入企教育活动中,93名新生通过企业参观、航模特技表演等沉浸式学习,开启了专业认知的第一课。
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了"三层递进"教学框架:基础层包含机械制图、电子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工科通识课程;核心层聚焦无人机结构与系统、空气动力学、飞行控制技术等专业核心知识;应用层则通过无人机组装调试、航拍测绘、行业应用技术等实训模块强化实战能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专业设置无人机维护技术和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等特色课程,使学生能胜任电力巡检、地理信息采集等细分领域的技术需求。
在实践教学环节,学院采用"校内工坊+企业实岗"双轨制培养模式。学生需完成无人机制作、模拟飞行、故障检修等校内实训,并进入科大格羿等合作企业参与真实项目。2025年1月,智能装备学院教师团队为绥棱林业局开展的无人机培训中,学员通过飞行前检查、航线规划、林区航测等系统性训练,显著提升了森林资源监测能力。这种"学中做、做中学"的模式,使毕业生在入职时已具备民航局无人机操控师等职业资质要求的技能水平。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在制造端可从事装配调试、质量检测等技术岗位;在应用端可担任航拍操作员、植保飞手、应急救援员等现场岗位;在服务端可发展设备维护、技术培训、方案设计等增值岗位。2020届毕业生赵淳旭入职大庆市消防救援支队后,凭借在校训练的无人机火场侦查技能,已成为支队信通业务骨干。专业还与地理信息、智慧农业等新兴产业深度对接,拓展了三维建模、精准施药等新兴职业通道。
该专业建设充分体现"生态+"特色,将无人机技术融入森林防火、环境监测等生态保护场景。课程体系中特别设置林业无人机应用模块,培养学生运用多光谱传感器进行病虫害监测、使用倾斜摄影技术制作森林资源立体模型的能力。这种定向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在龙江森工集团等生态建设单位具有显著竞争优势,近三年专业对口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