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级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紧跟数字经济时代需求,于2021年开设了全区首个区块链技术应用专业。该专业依托学院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的传统优势,整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教学资源,面向区块链工程开发、系统运维等核心岗位,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其课程设置覆盖数据结构、共识机制原理等底层技术,同时注重智能合约开发与分布式系统设计等应用能力训练。
一、课程体系聚焦核心技术能力
该专业以培养区块链智能合约开发与系统运维能力为核心,构建了三级课程框架:
- 基础层:通过数据结构、Go程序设计等课程夯实编程基础;
- 技术层:重点教授区块链原理、共识机制原理等技术内核,解析比特币、以太坊等典型公链架构;
- 应用层:开设智能合约设计与开发、分布式系统原理与设计等实践课程,结合华为云区块链服务等企业级平台开展项目实训。课程体系突出密码学应用、P2P网络技术等关键领域,确保学生掌握联盟链开发与测试的核心技能。
二、人才培养凸显产教融合特色
专业建设深度对接自治区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形成三大特色优势:
- 双师型教学团队:专任教师中80%具备双师素质,6名副教授牵头企业横向课题,与蚂蚁链、腾讯云等企业共建10人专家库;
- 平行仿真实训体系:建成区块链技术实训室,配置Hyperledger Fabric联盟链开发环境,模拟金融、供应链等八大应用场景;
- 1+X证书衔接:将区块链系统应用与设计等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教学,学生可考取区块链应用操作员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三、就业方向覆盖全产业链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区块链工程技术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职业群,具体从事:
- 技术开发岗:负责DApp开发、智能合约编写及链上数据解析;
- 系统运维岗:承担联盟链节点部署、共识算法优化及安全审计;
- 产品管理岗:参与区块链+政务、区块链+溯源等解决方案设计。据行业调研,自治区内新能源装备监测、农牧产品溯源等领域对相关人才需求年均增长37%。
该专业通过政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与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发展局共建人才孵化基地,毕业生可优先进入自治区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单位。随着《内蒙古自治区区块链发展行动计划》的推进,专业建设将持续深化密码学应用与跨链技术教学模块,为数字内蒙古建设输送更多复合型技术人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