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博文科技学院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以培养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为核心目标,通过系统化课程与实践环节设置,致力于传统能源高效利用与新能源开发领域。该专业依托机电工程学院的办学基础,形成了涵盖热力设备设计、动力机械开发、制冷工程研究的立体化培养体系,毕业生就业方向覆盖发电厂、汽车制造、暖通工程等国民经济关键领域,近年来就业率位居学院前列。
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该专业构建了以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为核心的基础理论课程群,结合控制理论及热能工程、制冷与低温技术等方向性课程。特别设置了热能动力及其自动化、内燃机工程、制冷与空调三个细分方向,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专业深化路径。例如热工测试技术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实验等课程,通过传热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等实践环节,强化工程问题解决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突出40周以上的集中训练,覆盖金工实习、电子实习、生产实习等全流程。创新性的"科技创新"大赛平台,将课程设计与数控机床操作、CAD/CAM技术应用等现代制造技术结合,使学生在锅炉设计、内燃机构造等项目中积累实战经验。专业实验室配备传热学实验装置、动力测试平台,为新能源开发研究提供硬件支撑。
就业领域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既可进入发电厂、内燃机厂等传统能源企业,也可投身新能源汽车、制冷设备研发等新兴领域。数据显示,该专业在船舶制造、暖通工程行业的就业率持续增长,部分毕业生进入设计院从事热力系统优化工作。学院与甘肃地区工业企业建立的深度合作,为实习就业提供稳定通道,近年有学生参与西部能源开发项目的实践案例。
专业建设中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将机械工程材料、电工电子技术等课程融入能源体系教学。在低碳技术领域,通过工程热力学实验与动力机械设计课程联动,培养学生对新能源转换效率的量化分析能力。教师团队结合西北地区气候特点,在太阳能热利用、地源热泵技术等方向开展科研,相关成果已转化为课堂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