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以“厚基础+精技能”为核心理念,融合教育学、信息技术与艺术设计等多学科优势,形成了贯通本硕博的完整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数字媒体与传播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等23个高水平实验室,构建了覆盖基础教育、教育技术研发与创新实践的全方位课程框架,其就业率连续8年保持95%以上的亮眼数据,印证了专业培养的实效性。通过分析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与实践路径,可深入理解该专业如何实现“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人才输出。
课程体系:分层模块化设计支撑复合能力培养
专业课程分为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拓展课程三大模块,通过阶梯式教学强化学生综合素养。基础课程涵盖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等理论根基,技术类课程如《网络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夯实信息科学能力,而《平面艺术基础》《摄影摄像艺术》则提升审美与人文素养。核心课程聚焦专业核心能力,例如《教学设计》《教育技术与媒体》直接对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需求。拓展课程如《人工智能教育基础》《虚拟现实技术》则瞄准教育科技前沿,推动学生解决复杂教育问题的创新能力。这种“理论筑基—专业深化—前沿拓展”的课程链条,确保了知识结构的系统性与时代性。
教学模式:多维混合培养激活学习生态
专业采用三类创新教学模式:
- “本科+硕士+博士”一体化卓越教师培养:每年选拔成绩前15%的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择优推荐博士深造,打通学术进阶通道;
- “必修+选修”2+2分流机制:必修课强化专业基本功,选修课按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数字化资源开发方向分流,匹配职业发展需求;
- “互联网+”混合教学实践:
- 智慧课堂整合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构建智能学习环境;
- VR实验室与创客空间增强教学沉浸感与实践性;
- 依托6门省级精品课程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
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课堂边界,实现了知识传递、技术应用与教育场景的深度耦合。
实践路径:校地协同赋能职业成长
专业通过三类实践平台强化应用能力:
- 实验教学:投入超2600万元建成虚拟现实实验室、STEM实验室等,支撑数字媒体制作、教育软件开发等实训;
- 基地实习:与30余所中小学、企业及电教馆合作,开展情境教学、项目式学习;
- 文化浸润:组织学生赴教师博物馆、孔子博物馆进行师德与文化传承教育,通过杏坛中学等实地考察明确职业定位。此外,山东省智慧教育创新团队持续探索STEM教育、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等产学研融合项目,为实践创新提供持续动力。
成果与影响力:数据印证专业实力
近五年专业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建设省级精品课程6门,教学经验被《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专题报道。校友会2025年排名显示,该专业位列全国第22名,获评四星级高水平专业,与教育学(全国第18名)共同构成学校优势学科群。毕业生中约25%获得国家及省级奖学金,超过2600名从业者成为基础教育信息化领域的骨干力量,印证了“厚基础+精技能”理念的实际成效。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