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职业大学作为全国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院校,其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自设立以来便聚焦于电竞产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该专业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构建了覆盖电竞产业链的课程体系,并与企业深度合作形成校企协同育人机制。随着中国电竞市场规模突破千亿且人才缺口达26万,这一专业正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的热门选择。
在课程设置方面,专业核心围绕电子竞技技术、赛事组织策划、数据分析与战术设计三大方向展开。具体课程包括《电子竞技概论》《电竞心理学》《竞技运筹学》等理论课程,同时配套模拟赛事组织、实战演练、电竞设备操作等实践环节。例如学生需掌握赛事导播室操作、俱乐部运营流程,并通过电子竞技实训教室完成从战术设计到赛事落地的全流程训练。这种课程结构使学生在掌握电竞产业生态的基础上,形成赛事执行、内容加工、团队管理等核心能力。
专业特色体现在三大维度:
- 产教融合:与头部电竞企业共建实习基地,提供赛事策划、战队管理等岗位的真实工作场景;
- 能力进阶:实施“双导师制”,由校内教师教授理论,企业导师指导实战项目开发;
- 国际视野:引入ESWC(电子竞技世界杯)等国际赛事标准,培养学生对全球电竞市场动态的敏锐度。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在长三角地区就业率达92%,平均起薪超过5909元,部分赛事运营岗位薪资可达12240元。
就业方向覆盖电竞全产业链,包括:
- 赛事执行端:电竞赛事策划师、导播技术员、裁判员;
- 内容生产端:电竞解说员、新媒体运营、战术分析师;
- 管理运营端:俱乐部经理、场馆运营主管、电竞教育导师。近年来,该专业毕业生已参与英雄联盟职业联赛(LPL)等顶级赛事执行,部分优秀学生进入EDG俱乐部等知名机构担任管理岗位。
从录取情况看,该专业在各省份分数线呈现差异化特征。以2024年数据为例,浙江考生二段线最低录取分为354分,而吉林专科批分数线仅179分,反映出院校在招生策略上兼顾区域人才需求。值得注意的是,专业对选考科目无特殊限制,海南考生仅需达到综合类专科线即可报考,这为对电竞有热情但文化课薄弱的学生提供了升学通道。
在师资配置上,专业汇聚了叶水生(计算机应用专家)、谭国律(信息系统学科带头人)等教授,同时聘请卞正伟(前CS世界冠军)等行业精英担任实战导师。教学团队中双师型教师占比35.57%,确保课程内容与产业前沿同步更新。学生还可通过校园电竞俱乐部参与全国高校联赛,近三年已获得省市级赛事奖项17项。
随着电竞入亚等里程碑事件推动行业规范化,该专业正加速构建“课程-实训-就业”一体化培养体系。未来计划增设电竞医疗、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等方向,以应对5G时代下云电竞、元宇宙赛事等新业态对人才的需求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