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化学(师范)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自1951年建系以来始终处于国内师范教育领军地位,2021年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三级认证,2023年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Nature Index学科排名全球第93位。该专业依托教育学A+学科与化学学科双优势,构建了"教育情怀+学科素养+实践能力"三位一体的卓越教师培养体系。数据显示,师范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95%以上,50%以上毕业生进入省市重点中学,平均起薪达10-15万元/年,培养出多位全国优秀教师和化学教育研究专家。
学科建设与科研支撑
专业以化学教育研究和基础教育改革为双核驱动,形成四大特色方向:
- 中学化学课程开发:主持修订《中学化学课程标准》,研究成果获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
- 实验教学创新:开发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覆盖全国2000余所中学
- 师范生核心素养培育:构建"三习"实践体系(教育见习、实习、研习),累计培养5000+卓越教师
- 化学科普教育:运营上海市青少年化学实践工作站,年均服务中小学生3万人次。依托石油化工分子转化与反应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师范生可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五年发表SSCI/CSSCI教研论文50余篇。
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
实施"四高"培养机制:
- 高水平课程体系:开设《化学教学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学化学教材分析》等特色课程,采用"双师课堂"(高校教授+中学特级教师联合授课)
- 高阶实践训练:在上海中学等30余所重点中学建立实践基地,完成18周沉浸式教育实习
- 高规格科研反哺:要求每位师范生完成3项教学创新课题,参与率100%
- 高质量国际视野:与东京大学等建立合作,开设双语版《化学教育前沿》课程。独创培养路径包括:
- "卓越教师工作坊":年均产出50+优质教学案例
- "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连续十年蝉联全国师范院校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
- "化学科普课程设计":开发课程包被200+中学采用。
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学科汇聚院士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的顶尖团队,其中:
- 80%教师具有中学教研指导经验,含5位上海市化学特级教师
- 100%教授为本科生授课,4人获"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称号
- 30%课程由中学名师讲授。教学资源包含:
- 国家级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配备智能录播系统)
- 中学化学数字化资源库(收录5000+教学案例)
- 与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共建"化学菁英班",实现本硕贯通培养。
科研实践与创新能力
构建"全程化科研训练"体系:
- 大一启蒙阶段:通过学业辅导员制度接触基础教研项目
- 大二提升阶段:参与"挑战杯"等竞赛,获奖率60%
- 大三深化阶段:在重点实验室完成6个月蹲组科研
- 大四产出阶段:年均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0篇,申请专利20项。特色实践包括:
- "中学化学实验创新设计":作品入选人教版教材配套实验
- "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课程开发":服务100+中小学
- "化学与STEAM教育融合":开发课程获教育部基础教育成果奖。
就业前景与职业发展
近五年就业数据显示:
- 50%进入重点中学:任职华东师大二附中等名校,20%五年内晋升为教研组长
- 30%深造读研:进入北师大等高校攻读学科教学(化学)硕士
- 15%教育管理:担任区县教研员或教育局学科督导
- 5%跨界发展:典型案例包括校友创立的在线化学教育平台用户超100万,师范生团队设计的"化学AR实验APP"下载量破500万次。毕业生教师资格证持证率100%,公费师范生入编率100%。
专业特色与核心竞争力
构建"五维卓越"培养生态:
- 师范特质鲜明:必修《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与《新课标解读》,开发"四新"(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新中考)专题课程群
- 科研反哺教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全面向师范生开放,年均转化10项科研成果为教学资源
- 实践平台多元:拥有30+中学实践基地和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站
- 国际视野开阔: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开发《比较化学教育》课程
- 终身发展保障:建立毕业生跟踪指导制度,提供在职硕士深造通道。需重点关注:
- 教育情怀塑造:需完成200小时基础教育志愿服务
- 信息技术融合:掌握虚拟实验设计与智慧课堂运维双技能。通过"高校+中学+科研机构"协同育人,专业连续十年保持全国师范类专业竞争力前三。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