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扬州大学历史悠久的优势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依托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江苏省重点专业平台,构建"工程基础+工艺创新+产业应用"的培养体系。该专业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接近100%,近五年考研升学率稳定在40%,在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累计获国家级奖项20余项。通过与华大九天等企业共建EDA算法研发中心,形成"教学-研发-生产"全链条培养网络。
学科实力与专业定位
专业立足化学工程与工艺优化双核发展,拥有三大核心竞争力:
- 学科平台突出:依托化学学科全球ESI前1‰平台,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化工分离工程、化学反应工程等研究方向
- 资质认证完善:课程设置对接注册化工工程师考试大纲,同步融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 实践体系健全:构建"基础实验-虚拟仿真-企业实训"三阶体系,配备化工原理实验室和智能制造实训平台
培养目标聚焦四大能力塑造:
- 工程设计能力:掌握化工原理和反应器设计核心技术
- 工艺优化能力:通过Aspen Plus完成化工流程模拟
- 安全管控能力:学习HAZOP分析方法与化工安全工程标准
- 创新研发能力:参与48小时化工设计竞赛等学科活动
课程体系与教学特色
实施"四阶递进"课程架构:
- 基础强化(1-2学年):
- 必修物理化学(96学时)、化工原理(128学时)等核心课程
- 完成MATLAB数值模拟与AutoCAD工程制图基础训练
- 方向深化(3学年):
- 分设工艺设计与过程控制模块,开设化工热力学和分离工程等前沿课程
- 参与《甲醇制烯烃工艺优化》等横向课题,开发智能控制系统
- 实践提升(4学年上):
- 在扬农化工等企业完成16周顶岗实习
- 80%学生参与《化工设备机械设计》等产教融合项目
- 综合拓展(4学年下):
- 毕业论文涉及《双碳目标下化工流程再造》等前沿领域
- 考取化工总控工或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
教学改革形成五大创新维度:
- 虚实结合:开发《元宇宙化工安全仿真系统》
- 案例驱动:建立覆盖200+企业真实案例库
- 双导师制:配备校内教授与企业总工程师联合指导
- 国际认证:课程体系对接EUR-ACE欧洲工程教育标准
- 资质直通:设置注册化工工程师考前强化模块
师资力量与科研平台
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
- 学术背景:专任教师博士占比91.6%,含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
- 行业资源:聘请中石化高级工程师等50+产业导师
- 科研转化: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项,研发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支撑平台包含:
- 国家级实验室:化工分离技术重点实验室(获批973计划课题)
- 校企联合:与扬子石化共建智能化工联合实验室
- 竞赛通道:年均组织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等学科活动
- 国际网络:与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开展3+1双学位项目
就业前景与职业发展
毕业生形成三维发展路径:
- 化工产业(60%):任职扬农化工工艺工程师(起薪8-12万/年)
- 科研教育(25%):进入中科院过程所或高校任教
- 跨界领域(15%):从事平安保险化工风险评估或政府安监管理
职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 资质进阶:考取注册安全工程师或PMP项目管理认证
- 技能延伸:掌握Python流程模拟与ANSYS流体分析
- 项目积累: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科研课题
当传统化工工艺遇见智能制造,这里正培育着产业升级的推动者。从瘦西湖校区的化工原理实验室到扬农集团的生产线,扬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构建起贯通"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转化"的培养生态,让学子在分子设计与工程实践的碰撞中谱写化工新篇章。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