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职业技术学院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作为国家级“双高计划”机电一体化专业群的骨干专业,融合了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等多学科技术,是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人才输送基地。该专业紧密对接行业需求,通过现代学徒制与订单班协议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了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培养体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形成“高就业质量、高专业对口率”的显著特色。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聚焦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要求学生掌握电力装备的生产管理、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核心能力。通过电工电子技术、西门子1200 PLC应用技术等课程的系统学习,学生能熟练操作智能化生产设备。同时,专业引入VR新形态教材和活页式教材,将工业现场案例融入课堂教学,强化技术应用的真实场景模拟。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具备解决复杂电气系统问题的实战能力,满足企业对自动化设备运维、生产线改造等岗位的需求。
专业优势体现在教学资源与实训条件的双重保障。校内建有24个专业实训室,包括国家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省级技能公共实训示范基地,设备总值超3270万元。重点实训室如:
- 可编程控制实训室:配备西门子、三菱等主流工业控制器
- 新能源技术实训室:覆盖光伏发电、储能系统等前沿技术
- 现代工业技术信息化基地:集成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等先进设备这些资源支撑了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学生在大二即可参与企业真实项目,累计获得国家级技能大赛奖项7项,创新创业大赛获奖9项。
课程体系设计突出岗位能力导向,主干课程包含: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掌握工业数据采集核心技能)
- 供配电技术(训练电力系统规划与运维能力)
- 工控网络与组态技术(培养工业互联网应用能力)特别开发的工作手册式教材将理论知识与操作规范深度融合,例如在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中,学生需完成从电路设计到设备调试的完整工作流程,这种“做中学”模式使毕业生上岗适应期缩短至1-2个月。
就业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96%被企业提前录用,入职首年平均月薪达4800-6500元,其中32.78%进入电力、兵工、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优质企业。就业岗位涵盖自动化设备调试工程师、供配电系统技术主管等,用人单位评价优良率达74.85%。这种高认可度源于专业与河南长征电气等企业的深度合作,通过双导师制培养,学生毕业时已具备1年以上岗位经验,真正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衔接。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