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台师范学院的工艺美术(非师范类)专业以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为核心,立足地方文化资源,培养兼具传统工艺传承与现代设计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作为海南省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点,该专业依托设计学学科优势,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通过产教融合模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同时注重将海南本土文化元素融入课程设计,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课程体系以“传统文化+现代技术”为主线,核心课程包括《非遗与文创设计开发》《传统染绘工艺》《椰雕日用品设计》等。学生需掌握金属工艺、雕刻工艺、陶艺装饰等传统技艺,同时学习3D建模软件、文创产品策划等现代设计工具。专业还设置《海南民间工艺美术》《黎族织锦工艺研究》等特色课程,系统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培养学生对地域文化遗产的认知与转化能力。这种课程结构既强调手工艺传统理论的深度,又注重创新设计思维的广度,形成“技艺传承—文化创新—市场应用”的完整知识链。
实践教学环节采用“课堂实训+校外基地+竞赛项目”三维模式:
- 校内配备专业实训室52间,涵盖陶艺、木雕、染织等工艺设备,学生可完成从设计到成品的全流程操作;
- 与20余个校外实践基地合作,组织非遗文创培训、国际学术交流等活动;
- 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为平台,近三年学生作品获国家级奖项45项,其中国家铜奖项目《“猿”来有你——大美白沙》实现成果转化。这种实践体系有效衔接教学与产业需求,使学生在真实项目中提升市场调研、产品开发、项目管理等职业能力。
师资队伍由行业专家与学术名师共同引领,专任教师中包括海南省领军人才2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礼忠等。团队采用“大师工作室”教学模式,例如引进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礼忠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师徒制传承寿山石雕等传统技艺。同时,教师团队承担省级以上文艺展赛策划,带领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如与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合作开展学术活动,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就业方向覆盖文化创意产业全链条:
- 传统工艺领域:在旅游工艺品企业担任设计师,开发椰雕、黎锦等海南特色产品;
- 文化遗产保护:进入博物馆、艺术馆从事文物修复、非遗研究;
- 现代设计行业:投身游戏动画、文创品牌等领域,2023届毕业生在海南国际设计岛相关企业就业率达31%;
- 继续深造:近年考研成功率稳定在15%以上,部分学生进入中国美术学院等顶尖院校攻读硕士学位。数据显示,该专业本科生就业率持续超过92%,印证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
专业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地化”文化创新,通过黎苗纹样数字化、海洋文化衍生品开发等课题,形成差异化培养特色;二是“双师型”教学团队,教师兼具高校职称与工艺美术师职业资格,确保教学内容的产业前沿性;三是“政校企”协同机制,与海南省文旅厅共建非遗传承基地,承接博鳌亚洲论坛文化礼品设计等项目,构建从课堂到产业的直通路径。这些特色使该专业在2023年全国工艺美术专业排名中位列第14,跻身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