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怎么样?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依托赣州新能源汽车城的区位优势,紧密对接国家"双碳"战略和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构建了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自设立以来,通过"专业群+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已形成覆盖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课程体系,配备世界技能大赛江西省集训基地等15个专业实训室,并与比亚迪、江铃汽车等头部企业建立深度校企合作。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参与真实生产项目,掌握从试制到售后全流程技术能力。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怎么样?

专业课程设置采用"基础模块+核心模块+拓展模块"的递进式架构。基础模块涵盖汽车机械基础机械制图与CAD等工程素养课程;核心模块聚焦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电机控制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前沿领域;拓展模块则设置汽车消费心理学三维机械设计等跨学科课程。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混合动力汽车原理与检修课程,通过仿真工作坊让学生掌握丰田THS、比亚迪DM-i等主流混动系统诊断技术。

在实践教学环节,学院构建了"校中厂、厂中校"双元育人模式。依托价值千万的新能源汽车实训中心,学生可完成动力电池模组拆装、电机控制器标定、整车故障诊断等23项专项训练。其中车身修理实训室作为世界技能大赛基地,配备电阻点焊机、车身测量系统等高端设备,使学生掌握铝合金车身修复等尖端工艺。教师团队中国家级裁判3人、省级技术能手8人,将世赛标准融入日常教学。

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形成"1+X"证书集群,学生在校可考取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低压电工证等5类资质。数据显示,2022-2023年该专业1+X证书通过率达92%,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于有深造需求的学生,学院打通了高职本科衔接通道,可对接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车辆工程等本科专业。

就业网络覆盖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毕业生主要在试制试验、装配制造、质量检测三大领域发展。近三年就业数据显示,58%毕业生进入主机厂从事工艺工程师岗位,22%任职于途虎养车等连锁服务机构,平均起薪达5500元。随着赣州新能源汽车科技城集聚吉利、国机智骏等企业,区域人才需求年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专业发展前景广阔。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上一篇:餐饮企业购入桌椅应如何规范进行会计处理?
下一篇:工资税费会计分录如何处理?

热门推荐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怎么样?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依托赣州新能源汽车城的区位优势,紧密对接国家"双碳"战略和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构建了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自设立以来,通过"专业群+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已形成覆盖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课程体系,配备世界技能大赛江西省集训基地等15个专业实训室,并与比亚迪、江铃汽车等头部企业建立深度校企合作。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参与真实生产项目,掌握从试制到售后全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 评论  2周前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怎么样?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立足新能源汽车科技城区位优势,紧密对接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和赣州市"7510"产业布局。该专业通过融合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与新能源汽车技术两大前沿方向,构建起覆盖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全产业链人才培养体系,为赣南地区乃至全国的汽车产业输送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特色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以"双核驱动"模式为特色,既注重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气系统构造与维修等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 评论  2周前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怎么样?

作为江西省重点打造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培育基地,赣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依托赣州新能源汽车城的区位优势,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列为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紧密对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战略布局,构建了涵盖车辆关键技术、信息交互技术、基础支撑技术的“三横两纵”技术架构培养体系,通过产教融合、工学交替模式,为行业输送具备智能传感器调试、车联网系统开发、智能驾驶测试等核心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 评论  2周前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怎么样?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是学院重点培育的特色专业,自2005年开设以来,紧密围绕汽车产业智能化、电动化趋势,构建了"技术+服务+管理"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赣州新能源汽车城的地域优势,与比亚迪、江铃汽车等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形成了"校企共育、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近三年赣州本地就业率超50%,充分彰显专业与区域产业发展的适配性。 专业课程体系以汽车技术平台为支撑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 评论  2周前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储能材料技术专业怎么样?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江西省重点建设的综合性高职院校,其储能材料技术专业紧密对接国家"双碳"战略需求,立足赣州"中国稀土之都"的区位优势,构建了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自开设以来,依托材料工程学院与新能源与材料学院的协同发展,形成以储能材料制备、电池制造、系统集成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并凭借校企合作优势,为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行业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 在培养目标方面,该专业聚焦应用型人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 评论  2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