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该校的一流本科专业,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注重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文化创新结合。该专业依托企业办学优势,将步长企业文化与大健康理念融入教学,形成了独特的培养体系。通过整合教育、文秘、文化产业三大方向,构建了覆盖中小学教育、企业文职、文化创意产业的多元化发展路径,为学生提供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广阔的职业选择空间。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学生文化底蕴和创新意识的塑造。课程设置围绕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等主干学科展开,同时融入教育学、秘书实务、新媒体运营等方向性课程。例如,语文教育方向开设教育心理学、课堂教学组织等实践性内容;文化产业方向则涉及文化创意与策划、新媒体文案创作等新兴领域,形成“文学+教育”“文学+产业”的交叉融合特色。
课程体系设计兼顾理论与应用。主干课程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经典内容,辅以公文写作、现代办公技术、书法实践等技能训练。实验条件方面,拥有汉语言文学实训室、书法实训室、中华经典诵写讲基地等实践平台,并获批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生通过支教、企业实习、新疆援教等实践项目,将理论转化为实际能力,例如赴龙门教育、新疆伊犁教育局等合作单位完成教育实习,提升教学与管理能力。
就业前景方面,毕业生可进入文化教育机构、政府机关、新闻媒体等领域,岗位涵盖教师、编辑、策划师等。数据显示,应届生薪资约3000-4500元/月,随着经验积累,3-5年后可达7000元/月。专业还支持职业资格考证,如教师资格证、全媒体运营师证书,增强就业竞争力。部分毕业生进入辽宁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深造,或创办影视工作室、从事非遗保护,体现培养体系的灵活性与延展性。
该专业的学术与创新成果显著。学生在“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冰心文学大赛等赛事中屡获金奖,出版《相约梦城》等文学作品。师资团队涵盖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专家,并与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展学术合作,举办古典诗文阅读、陕西作家研究等讲座,推动学术资源向教学转化。校企合作方面,与沣东教育集团、周生生珠宝等建立实习基地,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通过分类培养模式,专业设立拔尖实验班,强化个性化指导。例如,将书画等级考试纳入选修课,依托社团开展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这种“文化传承+现代应用”的双轨路径,使该专业在民办高校中形成差异化优势,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输送兼具文学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