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作为交通运输大类的重点专科专业,紧密围绕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需求,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聚焦行业核心岗位能力,通过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强化学生职业竞争力。随着厦门地铁6号线的建设推进,区域轨道交通网络扩展为专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其课程设置、实训资源及就业通道均展现出鲜明特色。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以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票务管理、行车组织三大岗位群为培养方向,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需掌握客运组织、应急处置、数字化技术工具应用等核心技能,同时强化生物识别、无感支付等前沿技术的学习。培养方案突出工匠精神与信息素养,要求学生具备从设备操作到突发事件处理的全流程能力,例如在车站智能售检票系统运用中实现票务事务处理,在中央级控制与车站级控制场景下完成列车运行组织。
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
课程体系分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两大模块:
- 专业基础课涵盖电工基础、轨道车辆结构、通信信号原理,夯实技术基础;
- 专业核心课聚焦实操能力,包括机电设备运用、票务管理、行车组织等,例如通过票务实训掌握自动售检票系统操作,借助客运服务英语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
学生需达成9项主要专业能力要求,如车站设备监控与故障处理、客流疏导与乘客事务处理,并通过车站运作综合演练等实训环节验证技能掌握程度。
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
学校推行"现代学徒制"与"二元制"教学模式,与厦门公交集团、厦门航空、泉州酒店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实习实训环节对接真实场景,例如:
- 在行车作业模拟系统中演练列车调度;
- 参与地铁车站客运组织实战项目,学习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进入合作企业进行票务统计与安检岗位轮岗实习。
此外,健康产业学院入选厦门市第三批职业院校产业学院,为专业提供跨学科资源整合平台。
就业前景与职业发展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地铁、轻轨、城际铁路等运营部门,就业岗位覆盖站务员、行车值班员、调度员等方向。据行业数据显示,我国每公里轨道交通需配置110名专业技术人员,而厦门及周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扩展带来持续人才缺口。职业晋升路径清晰,从基层岗位可发展为值班站长、OCC控制中心调度主任等管理角色。部分学生通过福建省中职学业水平考试升入本科院校,实现学历与技能双提升。
办学优势与资源支持
学院作为福建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拥有博士、高级工程师、企业骨干组成的师资团队,教学设施配备电梯教学楼与智能化实训室。地理位置毗邻同安影视城,未来紧邻厦门地铁6号线出口,便于学生实地考察与就业通勤。学生还可通过“海韵”艺术团、“海浪”青年志愿者等社团提升综合素质,契合行业对服务礼仪与团队协作的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