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的光伏工程技术专业立足新能源产业发展需求,依托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资源优势,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聚焦太阳能发电技术与智能微电网系统领域,通过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构建现代学徒制,将产业需求直接融入教学环节,培养具备光伏组件生产、电站运维和系统设计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其课程体系以电工电子技术为基础,延伸至光伏材料制备与电站建设管理,形成从基础到应用的完整知识链。
在课程设置上,专业核心课程包含《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光伏电站运行与维护》和《分布式发电与智能微电网技术》,同时强化单片机技术和电气控制等跨学科能力培养。实践教学环节尤为突出,学生可通过楼顶1MW光伏建筑一体发电系统进行真实场景操作,并在光伏电站智能运维实训系统中模拟故障诊断与维护流程。学院还配备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实训室和虚拟仿真实训平台,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光伏电站规划、施工调试等全流程技能。
校企合作是该专业的重要特色。学院与镇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浙江石化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推行"招生即招工"的订单培养模式。例如,学生在第三学年可进入合作企业参与光伏电站建设项目,在工程师指导下完成组件安装、系统调试等岗位实践。这种"工学交替"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工程管理能力,还通过1+X证书制度实现职业资格与学历教育的贯通,使毕业生具备双证上岗的竞争优势。
就业方向上,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光伏电站运营公司及新能源研发机构,从事设备操作、技术管理和系统设计等工作。根据学院统计,近年该专业就业稳定率超过90%,部分优秀学生进入恒力石化、中石化等500强企业,月薪可达5196元以上。随着"双碳"战略推进,专业在光伏建筑一体化和智能微电网领域的人才需求持续增长,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