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铁道信息化)专业,是围绕轨道交通行业需求打造的高职特色专业。该专业以自动售检票(AFC)系统为核心培养方向,聚焦轨道交通智能化发展,结合校企合作模式,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为行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下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训资源、就业方向及发展前景等方面展开分析。
专业以培养掌握AFC系统业务管理、设备维护及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课程体系涵盖计算机、通信、网络、数据库等技术模块。例如,自动售检票系统架构与车票媒介技术等核心课程,使学生掌握从中央系统到终端设备的全流程知识。同时,专业基础课程如铁道概论和通信原理,为学生建立行业通识基础。
实践教学环节依托校企共建实训平台,例如与深圳高新现代、长沙地铁合作的实训室,设备与现场运行设备完全一致。学生可通过以下流程完成技能提升:
- 设备认知:在仿真环境中熟悉AFC终端结构;
- 系统操作:演练票务管理、数据监控等核心功能;
- 故障排查:模拟真实场景下的设备维护与应急处置;
- 岗位实习:进入长沙地铁等合作单位参与运维项目。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可在地铁、铁路局、AFC设备制造企业等从事:
- 设备运维:包括系统日常维护与故障处理;
- 技术支持:参与设备安装调试及售前售后工作;
- 管理岗位:向工程师或技术管理方向发展;
- 自主创业:依托技术积累开拓智能交通服务领域。近年就业数据显示,学生入职广州铁路局、南昌铁路局、高新现代等企业的岗位适应周期缩短至3个月内。
专业建设深度融入行业标准与技术创新,例如引入铁路通信网络维护和5G-R技术相关内容,强化学生在无线通信、数据传输等新兴领域的能力。同时,通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资源优势,专业持续优化课程体系,例如新增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模块,推动传统通信技术与智能化转型结合。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