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山东省重点建设的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以服务区域经济和汽车产业为立足点,构建了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紧密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求,依托西门子智能制造生产线和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等高端设备,致力于培养掌握数字化设计与智能产线管理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其毕业生在通用设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生产等领域展现出强劲竞争力,近三年就业率稳定在100%,优秀就业率超过85%。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聚焦智能制造技术和工业自动化两大核心领域,通过"双主体三对接四融合五阶段"培养模式,将企业需求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培养方向明确分为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机电设备维护、智能产线运维三大模块,注重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双重塑造。毕业生需掌握NX产品数字化设计、PLC编程等关键技术,具备操作五轴数控机床和调试自动化生产线的实战能力。
课程体系与核心技术
专业课程采用"三平台交叉"结构,形成理论、实践、职业素养并重的教学体系:
- 基础能力模块:包含机械制图与CAD、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课程,强化工程制图与标准化意识
- 核心技能模块:重点开设CAM数控加工技术、工业机器人操作与应用,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
- 智能技术拓展模块:涵盖3D打印技术、智能制造数字化仿真等前沿内容,对接西门子认证体系
特别设置创客中心与特训班,通过虚拟仿真教学和分组项目式学习,将课堂延伸到智能工厂的真实场景。
实训资源与产教融合
专业投入5900万元建成国内领先的实训基地,形成"基础操作-专项训练-综合应用"三级递进体系:
- 基础技能层:配备液压气动实训室和普通机加工中心,掌握传统制造技术
- 专项提升层:设置PLC实训室与3D逆向工程站,开展ABB机器人认证培训
- 综合应用层:引入西门子智能制造示范线,实现从设计到生产的全流程模拟
与上海通用东岳汽车、富士康科技集团等20余家龙头企业共建校外基地,推行鸿准模具订单班等定向培养模式,学生可参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近三年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24项,申请专利14项。
师资力量与教学创新
专业组建了由省级教学名师领衔的双师型队伍,21名专任教师中教授3人、副教授15人,92%具备双师资质。团队创新开发立体化教材和精品课程群,建成10门省级精品课程,采用蓝墨云班课等信息化手段重构课堂生态。教师团队在青教赛中斩获4项省级一等奖,指导学生设计出插穴式大蒜播种机等创新作品,实现教学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职业发展与就业保障
毕业生主要流向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汽车零部件企业,典型岗位包括:
- 智能制造方向:智能产线规划师、工业机器人调试员
- 技术研发方向:数字化设计工程师、3D打印技术专员
- 管理服务方向:设备运维主管、工艺质量督导
通过全国大中城市联合招聘会平台,学生可进入德尔福柴油系统、杰瑞集团等知名企业,优秀毕业生如魏建民已成长为模具设计骨干,范宏伟晋升至企业销售总监岗位,印证了专业"入学即就业"的培养承诺。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