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学院美术学(师范)专业自1997年创办以来,始终以服务边疆美术教育为使命,通过中俄合作办学的独特模式,构建起兼具地域特色与国际视野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在2021年获批黑龙江省本科一流专业建设点,累计培养本科学生超过1070人,并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建立"4+0留学不出国"合作模式,形成跨国教育资源的深度融合。这种办学理念不仅提升了专业竞争力,更为学生搭建了国际化发展的桥梁。
在培养目标上,专业强调立德树人与艺术实践的双重导向,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美术史论知识、绘画技法和教学能力。课程体系设置围绕四个核心模块展开:
- 美术教师职业教育:包含学科教学法与微格训练,强化师范生课堂设计与实施能力
- 专业实践课程:以素描、油画、水彩等技法课程为主,占比超过总学时的60%
- 中俄特色课程:引入俄罗斯功勋画家授课,开设俄罗斯风景油画创作等特色课程
- 人文素养课程:涵盖中外美术通史、艺术概论,培养学生文化解读与审美判断力
师资队伍建设是该专业的突出亮点。现有专任教师31人,其中俄罗斯外教10人,副教授以上职称占比达58%,包括国家公派访问学者4人、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院士2人。教学团队通过"两国一课堂"模式,将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的教学体系与本土美术教育有机结合。例如,在《俄罗斯地域风景油画创作》省级一流课程中,俄方教授直接参与写生指导,学生年均完成跨国创作作品200余幅。
实践教学体系呈现"双轨三阶"特征:
- 基础技能训练:在校内22个专业工作室完成技法夯实
- 跨国写生实践:依托国家级大学生国外写生基地,开展中俄边境联合采风
- 教育实习创新:在黑河市7所中小学建立实习基地,同时参与乡村文化建设近五年毕业生在中俄文化大集等平台展出作品超500件,30%以上实习生在乡村美育振兴项目中完成壁画创作、非遗传承等实践成果。
就业渠道呈现多元化特征。除中小学美术教师岗位外,毕业生可通过"三支一扶"参与边疆美育支教,或进入文化机构从事策展、艺术管理等工作。专业特别注重创业能力培养,建有中俄文化艺术产业园孵化平台,近三年扶持学生创办美术培训机构、文创工作室等实体12家。数据显示,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2.3%,其中公费师范生项目为黑河地区输送美术教师占比达35%,有效缓解了边疆艺术师资短缺问题。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