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陕南地区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其学前教育专业凭借百年师范教育积淀和现代职教理念,成为区域幼教人才培养的标杆。该专业自2004年并入学院以来,已发展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培育专业和高职重点专业,形成了以实践能力为核心、艺术素养为亮点的培养体系。下面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展开具体分析。
在专业资质与培养体系方面,该专业构建了"五位一体"的育人框架:
- 职业资质认证:依托教育部1+X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站点,学生可同步获取普通话证书、保育员证书及幼儿园教师资格证;
- 分层教学模块:课程体系涵盖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五大领域活动指导等核心课程,同时设置奥尔夫音乐教育、蒙台梭利教学法等特色实训模块;
- 全周期实践机制:通过"见习-实训-顶岗"三阶段实践链,与40余家幼儿园建立稳定合作,确保学生岗前适应期缩短至行业领先水平。
课程创新与教学资源呈现三大亮点:
- 艺术素养强化:配备150台钢琴、100余台电子琴及1066平方米琴房,开设儿童歌曲伴奏、幼儿舞蹈创编等课程,近三年学生在省级中国舞表演、婴幼儿照护技能大赛中斩获团体一等奖等20余项荣誉;
- 数字化融合:建成儿童行为观察实训室、婴幼儿感统实训室等14间智慧教室,引入幼儿园环境设计、教玩具制作等数字化选修课程;
- 科研反哺教学:教师团队承担省级教改项目,主编7本"十三五""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开发幼儿园游戏指导等10余门省级精品课程。
师资队伍与培养成果方面,78人的教学团队形成"双师双能"结构:
- 高级职称占比25.6%,包含省级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称号获得者;
- 教师团队主导编演中国汉江龙舟节等大型活动,将非遗文化融入美术手工、舞蹈创编等课程;
- 学生就业率达98%,除传统幼儿园岗位外,近三年向早教指导师、儿童活动策划师等新兴职业输送人才占比提升至35%。
该专业通过"技能大赛月+主题活动周"的实践机制,构建起独特的素质培养生态。每月开展啦啦操比赛、儿童故事创编等活动,将保育技能、教育机智等职业能力培养融入第二课堂。这种"以赛促学、以展促教"的模式,使毕业生在班级管理、家园共育等岗位核心能力上显著优于同类院校。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