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自2001年成立以来,已成为省级特色专业,培养了大量服务于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技术技能人才。该专业以“工学结合”为核心,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通过一体化教学模式和丰富的实训资源,使学生具备从产品设计到生产制造的全流程能力。其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96%以上,就业范围覆盖滁州、合肥、南京等工业重镇,并在汽车制造、装备设计等领域涌现出多位企业高管和技术骨干。
在课程体系方面,专业注重知识技能的够用性与实用性,形成了“基础+核心+拓展”的三层结构。核心课程包括:
- 机械制图及CAD(省级精品课程)
- 数控加工技术(省级规划教材支撑)
- 机械设计基础与机械制造技术
- UG三维建模和Mastercam编程等数字化工具课程实践环节占比超过40%,通过金属加工实训、数控机床操作等项目化教学,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实验实训条件是该专业的突出优势。校内建有占地3000平方米的实训基地,配备30台CK6141数控车床、11台立式加工中心及四轴联动设备,同时与滁州锴模装备、安徽信盟等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学生从第五学期开始进入企业实习,参与真实生产项目,例如在工装夹具设计或质量检测岗位完成从图纸到成品的全流程操作。这种“实境训教”模式使学生在毕业前即掌握企业所需的CAD/CAM软件应用能力和数控设备调试技能。
职业发展路径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可选择的岗位包括:
- 机械加工工艺员(需掌握公差与测量技术)
- 工装夹具设计师(依赖液压气动知识)
- 数控编程工程师(要求UG/CAM编程能力)
- 质量检验工程师(运用机械测量技术)值得注意的是,约30%的毕业生在3-5年内晋升至技术管理岗位,如网页列举的王成从机床操作员成长为上市公司研发总经理,展现了专业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专业特色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竞赛驱动教学,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标准融入日常课程,教师团队指导学生完成的企业真实项目曾获9项发明专利;其次是双师型师资,12名专职教师中100%具有企业经历,3人拥有省级教学名师称号;最后是模块化选修体系,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汽车制造或智能装备方向课程,实现个性化发展。这种培养模式使该专业在2023年安徽省高职院校专业评估中位列前茅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