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疆地区能源动力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的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专业以三年制专科(高职)教育为核心,面向电力、热力生产与供应领域,培养具备热力设备运行维护、安装检修及技术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在2025年新疆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排名第六,依托区域能源产业发展需求,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毕业生可通过获取锅炉操作工(中级/高级)等职业技能证书,在火电、新能源等领域实现高质量就业。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聚焦发电厂热力设备运行与维护技术领域,培养掌握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等核心知识的技能型人才。通过强化热工仪表及自动控制、锅炉与汽轮机设备运行等专业能力,学生将具备热力系统故障诊断、设备安装检修及节能技术改造的综合素质。培养方案特别注重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融入智慧发电和综合能源管理等前沿技术模块,提升学生在新能源应用场景中的适应能力。
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
专业课程采用“基础+核心+拓展”三级架构:
- 基础课程:涵盖工程制图、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等工科通用技能
- 核心课程:重点设置锅炉原理、汽轮机设备、热力发电厂系统等实践导向课程
- 拓展模块:开设新能源发电技术、能源与环境等选修课,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
教学团队配备具有企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校内建有电站仿真实训室、流体输送实训基地等17个实践平台,并与新疆天富能源、天山铝业等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实现教学过程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实践教学与就业支持
实践体系包含三大进阶环节:
- 课程实验:通过热工参数测量、锅炉燃烧模拟等实验强化理论应用
- 综合实训:在仿真电厂环境中进行汽轮机启停、热力系统调控等场景化训练
- 企业实习:安排学生赴火力发电厂参与半年以上的设备运行与检修实战
就业方向覆盖发电运行工程师、热力设备安装技术员等岗位,毕业生可进入热电厂、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及能源管理公司,起薪水平在新疆地区高职专业中位居前列。学院与国家能源集团等企业建立现代学徒制合作,推行“实习+就业”一体化培养模式,近年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
行业优势与发展前景
新疆作为国家“一带一路”能源枢纽,正在加快构建煤电风光储一体化基地。该专业紧密对接区域火力发电技改、风电光伏运维等人才需求,毕业生可通过职业晋升成长为技术主管或项目经理。随着超超临界发电、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等新技术推广,掌握热力设备智能化运维技能的毕业生将成为能源产业升级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