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商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怎么样?

哈尔滨商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扎根制冷领域五十余年,形成了以低温工程空调技术为核心的特色培养体系。作为国内最早开设制冷方向的高校之一,其前身可追溯至1973年成立的制冷专业,2014年更名为现名后,逐步构建起覆盖本科到硕士的完整人才培养链。该专业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通过产教融合模式,为制冷空调行业输送了大批掌握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等核心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哈尔滨商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怎么样?

专业培养体系以多维度能力塑造为核心目标。课程设置围绕热能与动力转换技术展开,主干课程包括工程力学流体力学泵与风机制冷原理与设备等理论课程,同时设置食品冷冻工艺学冷库建筑等特色实践课程。学生需完成包含39学分实践环节的178学分培养计划,通过课程设计企业实习掌握制冷设备研发、空调系统调试等实战技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将相变蓄冷技术可再生能源热泵技术等前沿领域纳入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在低碳技术领域的竞争力。

师资队伍呈现学术与产业双优特征。15人专业教师团队中,博士占比73%,包含国际制冷学会委员、中国制冷学会常务理事等行业领军人物。教师团队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覆盖冷冻冷藏工艺优化太阳能热泵系统研发等领域,近五年获得70余项专利,发表的SCI/EI论文达120篇。独特的双导师制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哈空调创新基地等省级产学研平台中直接参与企业技术攻关,例如为冬奥会研发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便是师生联合创新的标志性成果。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贯穿教育全过程。专业构建了三级竞赛体系,学生在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中连续斩获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等国家级赛事中表现突出。校企共建的20余个实习基地,涵盖大连冰山集团、格力电器等行业龙头,学生通过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直接接触商业冷库建造、中央空调系统集成等真实项目。这种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具备从图纸设计到设备安装的全流程管控能力。

国际视野拓展与行业影响力同步提升。作为黑龙江省制冷学会牵头单位,专业与东京海洋大学等海外高校建立联合培养机制,累计派出31名交换生。承办的发展中国家制冷技术国际培训班,为13国技术人员提供专业培训,凸显学科的国际认可度。校友网络覆盖行业关键岗位,包括国际制冷学会执行委员金嘉玮、冬奥场馆制冷系统总工程师刘楷等标杆人物,形成强大的行业资源协同效应

就业市场呈现高匹配度与多元化特点。每年约有30%毕业生进入格力、海尔等世界500强企业,35%任职于国内贸易工程设计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另有部分学生考入哈工大、上海交大等名校深造。特有的冷链全产业链培养方向,使毕业生在食品冷冻、医药冷链、工业制冷等领域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更向新能源制冷智慧楼宇控温等新兴领域延伸。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上一篇:哈尔滨商业大学的中药学专业怎么样?
下一篇:如何根据业务场景正确编制公交费用会计分录?

热门推荐

哈尔滨商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怎么样?

哈尔滨商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扎根制冷领域五十余年,形成了以低温工程和空调技术为核心的特色培养体系。作为国内最早开设制冷方向的高校之一,其前身可追溯至1973年成立的制冷专业,2014年更名为现名后,逐步构建起覆盖本科到硕士的完整人才培养链。该专业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通过产教融合模式,为制冷空调行业输送了大批掌握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等核心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培养体
 哈尔滨商业大学 评论  3周前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动力类大类招生)专业怎么样?

哈尔滨工程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作为我国能源动力领域人才培养的标杆,自1953年创立以来,始终深耕"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特色领域。该专业依托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8%,其中70%进入中国船舶集团等国防单位,形成"基础厚实、军工特色、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支撑船舶与海洋工程获评A+等
 哈尔滨工程大学 评论  1个月前

哈尔滨理工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怎么样?

哈尔滨理工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该校工程学院的特色学科,依托工程热物理理论体系,构建了覆盖能源开发、动力系统设计、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框架。作为省级重点专业,其课程设置注重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结合,研究方向聚焦热能工程和制冷与空调工程两大方向,毕业生就业方向广泛,覆盖电力、制造、环保等多个领域。以下将从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就业前景等维度展开分析。 专业定位与学科优势方面,该专业属于国
 哈尔滨理工大学 评论  4周前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怎么样?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紧密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依托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这一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构建了涵盖本科至博士的全链条培养体系。该专业以绿色低碳能源技术与人工智能交叉融合为特色,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在新能源开发、绿色运载工具设计等领域展现显著竞争力。 学科建设与培养方向 专业下设绿色运载工程和绿色能源工程与管理两大模块,学生可

哈尔滨商业大学的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怎么样?

哈尔滨商业大学的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始建于1976年,是我国较早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之一,曾经历十年停办后于2009年恢复招生,目前已成为横跨能源与动力工程与石油工程两大学科的复合型特色专业。该专业依托丰富的行业背景,以成品油储运工艺设计与管理研究为核心特色,致力于培养具备油气集输系统规划、管道设计、施工管理等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师资力量方面,现有专职教师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全部具有博士
 哈尔滨商业大学 评论  3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