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通过跨学科融合与实践能力强化,形成了独特的教育体系。该专业以服务地方文化发展为导向,既传承传统学科底蕴,又紧跟时代需求,在课程设置、师资配置和就业路径上展现出鲜明特色,成为培养文化传播与教育领域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平台。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旨在塑造具备文学修养与鉴赏能力、创新视野和写作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整合汉语言文学、秘书学、新闻学等学科资源,学生不仅能掌握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等核心理论,还能在行政管理、新闻采编等领域形成跨界竞争力。例如,课程设置中特别强调应用写作和新闻实务类课程,使毕业生既能胜任教学科研,也可在政府机关、媒体机构等多元场景中发挥专业价值。
课程体系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涵盖三大模块:
- 语言文学基础课程: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夯实专业根基;
- 文化传播技能课程:如新闻采访与写作、电子新闻媒介、公共关系学,强化现代传播技术应用;
- 职业发展拓展课程:涉及档案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等,提升职场适应力。这种“三位一体”的结构既保留了传统学科深度,又通过新闻评论学、报纸编辑学等实务课程增强就业竞争力。
专业建设依托双师型师资队伍和产教融合机制实现突破。教师团队中既有深耕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学者,也有具备媒体从业经验的实务专家,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超过57%,部分教师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计划。学院还通过校企合作引入传媒机构资深编辑、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参与教学,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动态同步更新。
在人才培养成效方面,毕业生展现出强劲的就业适配性。近五年数据显示,学生就业方向覆盖新闻出版、教育教学、文化管理等领域,部分优秀校友成为区域文化传播骨干力量。值得关注的是,该专业通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实践,塑造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这一特色培养模式曾助力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