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学院通过系统化的专业建设与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将舞蹈表演打造为兼具艺术传承与创新应用的特色领域。该校以民族文化为根基,结合现代教育理念,构建了覆盖课程教学、舞台实践、社会服务的完整培养体系,形成了独特的育人模式。从课堂到舞台,从理论到实践,舞蹈表演专业不仅注重技能训练,更强调文化认同与创新能力的融合。
在专业建设方面,舞蹈表演以OBE教育理念为核心,构建了“成果导向”的课程体系。本科层次的舞蹈学专业开设《中国民族民间舞》《剧目排练》《舞蹈创编》等核心课程,专科层次的舞蹈表演专业则聚焦基本功训练与舞台经验积累。特色在于将土家族舞蹈融入教学,例如通过《茶园春色》等原创作品展现地域文化元素。课程设计中强调“学中演、演中学”,例如公开集体观摩考试模式,有效提升学生的舞台表现力与心理素质。
实践教学体系呈现三大亮点:
- 校内舞台:依托民族文化节、运动会开幕式等大型活动,学生可参与《苗乡等你来》《格桑花》《赤胆少年心》等民族舞蹈创排,通过真实演出锤炼技能。例如第九届民族文化节中,各学院以藏族、苗族、土家族舞蹈展现多元文化交融。
- 校外平台:与湖北省民族歌舞团、北京久欣成文化传媒等机构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提供商业演出、文艺汇演等职业化实践机会。学生曾参与中央电视台“五月的鲜花”等国家级活动。
- 竞赛机制:通过“湖北舞蹈金凤奖”“大学生艺术节”等赛事推动创新。原创作品《青春逆行》《茶园春色》分别获得省级一等奖与三等奖,验证了教学成果的行业认可度。
在师资与资源配置上,舞蹈系形成“专家引领+双师型团队”的复合结构。专职教师中既有武汉音乐学院等名校背景的专业人才,也有谭卫(舞蹈系主任)这类兼具学术研究与大型晚会导演经验的实践专家。此外,学校设立非物质文化研培中心,邀请非遗传承人刘刈担任顾问,为民族舞蹈的挖掘与创新提供学术支撑。实训条件涵盖民族服饰工坊、舞蹈创编实验室等,确保教学与行业需求接轨。
人才培养成果体现为99%的专升本率与多元化就业路径。毕业生可胜任中小学舞蹈教师、文艺团体演员、培训机构导师等职位,部分学生通过“校企合作直通车”进入知名演艺公司。例如2020级专科生张硕通过系统训练成功升本,印证了“阶梯式成长”模式的可行性。这种以文化自信为内核、以职业能力为驱动的培养策略,使舞蹈表演成为学校彰显“民族+专业”育人特色的重要载体。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