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山西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其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凭借深厚的办学积淀和产教融合的创新模式,已成为区域财经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该专业在2012年即获评“山西省省级品牌专业”,2015年进一步升级为“省级示范院校重点专业”,并依托智能财税、财务共享服务等1+X证书试点项目,构建起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以下从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升学就业等维度展开分析。
在课程体系方面,专业采用“职业岗位群”导向的设计思路,形成“基础+核心+实训”的三层架构。基础课程涵盖经济学原理、统计基础等通识模块;核心课程聚焦企业财务会计、财务大数据分析等数字化能力培养;实训环节则通过智能出纳业务实训、管理会计岗位综合实训等场景化训练,强化学生业财融合能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课程融入财务机器人应用与开发、大数据技术应用基础等前沿内容,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技术发展同步迭代。
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性体现在“二元共育、三环紧扣、四阶递进”模式中。校内建有智能财务共享服务实训室、ERP沙盘模拟实验室等数字化平台,校外与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会计师事务所等建立深度合作。例如,学生需在第三学年进入税务师事务所或中小微企业完成岗位实习,通过真实账务处理、税务申报等任务实现技能转化。这种“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连续三年保持90%以上就业率,且用人单位普遍反馈毕业生“适应期短、上岗快”。
对于升学发展,专业构建了专升本贯通培养通道。数据显示,2021-2023年累计47名学生考入太原工业学院、山西师范大学等本科院校,升学率在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这种成果得益于课程体系与本科教育的衔接设计,例如管理会计实务、企业内部控制等课程内容覆盖初级会计师考试大纲,学生可同步考取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为学历提升奠定基础。
师资团队的双师型教师占比达90%,成为专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以陈晋玲博士领衔的教学团队,不仅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3项,更通过省级会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实战经验,将行业案例转化为教学资源。教师元丽星开发的智能财税实训手册,将企业真实业务流程拆解为17个教学模块,这种“项目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在2023年全国税务技能大赛中斩获一等奖。
从行业趋势看,该专业紧扣财务数字化转型需求,在财务大数据分析、业财一体化信息系统等课程中植入Python数据处理、RPA流程自动化等技术工具。毕业生可胜任财务风险控制、税务管理等新兴岗位,职业发展路径从传统核算向战略决策支持延伸。这种前瞻性布局使专业在2023年入选数智财经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进一步拓宽校企合作资源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