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西安市唯一一所为小学教育机构输送高学历专门人才的本科培养基地,西安文理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承载着百年师范教育的基因。该专业源于1903年陕西师范学堂的历史积淀,融合关中书院"躬行实践"的精神内核,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体系。依托与30多所重点小学建立的实习基地,其毕业生近两年就业率达100%,成为西北地区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
一、课程体系:文理分科与教育素养双轨并行
该专业采用文科与理科双方向培养模式,构建了覆盖教育理论与学科知识的课程矩阵:
- 文科方向侧重语文教学能力培养,开设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法《儿童文学》《中外文明简史》等特色课程,强化文学素养与教学技能融合
- 理科方向注重数学思维训练,设置初等数论《现代数学概论》《小学数学教学技能训练》等课程,形成"数学分析+教学实践"的复合培养路径
- 核心教育类课程贯穿全程,包括教育心理学《小学班级管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确保学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体系
二、实践教学:全链条培养体系
专业构建了"观察-见习-实习-研习"的四阶实践体系:
- 教育观察:新生入学即进入合作小学开展课堂观察
- 技能实训:依托板书测试室、协同备课室等12类专业实验室进行教学模拟
- 教育实习:大四阶段在曲江三小、高新十五小等省级示范校进行18周沉浸式实习
- 双导师制:配备校内教授与一线特级教师联合指导,近年开展实习督导检查覆盖率达90%
三、师资力量与教研成果
专业拥有46%高级职称教师和83%硕博学位教师,形成教学科研双优团队:
- 李晶副教授领衔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主编教材2部获省级奖项
- 吴婷婷教授作为陕西省国培专家,主持10余项省级教研课题
- 近三年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7篇,承担省部级课题13项,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
四、人才培养与社会影响
该专业毕业生呈现"师德优、技能强、发展快"的显著特征:
- 张新锋等校友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30年扎根乡村教育
- 王林波成长为陕西师大附小副校长,获评"全国小语十大青年名师"
- 在校生支教宁陕县等教育薄弱地区,形成"高校-政府-小学"协同育人模式
通过教育学学士学位授予与持续优化的认证体系(2022年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该专业已成为西北地区小学教师培养的标杆。其"五育融合"教育理念与"双导师+双基地"培养模式,为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鲜活样本。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