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通过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与产教融合品牌专业双轮驱动,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体系。该学院自2017年获批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以来,依托经济与管理学院搭建了覆盖会计核算、审计监督、预算管理的完整教学框架,同时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实践能力培养,在师资力量、课程建设、校企合作等领域形成显著特色。其财务管理系统不仅服务于教育教学,还通过预算管理制度化与审计整改常态化保障资金使用效率,展现出高校财务管理的多维创新路径。
在专业建设方面,学院以“管理会计师方向”为核心,构建了五个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块:财务核算、预算编制、投融资分析、理财规划及审计监督。课程体系包含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财务会计》、省级一流课程《税务流程与纳税申报实训》等特色课程,并建设了ERP电子沙盘实训室、VBSE财务综合模拟实训室等实践平台。学生通过渗透式、参与式、体验式的阶梯化实训,近三年在全国大学生数智化企业经营沙盘大赛等赛事中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35项,就业率持续领先同类院校。
学院的预算管理机制体现了科学化与规范化特点:
- 采用“两上两下”编制程序,由财务处统筹各部门收支计划
- 建立三级监督体系:纪检监察机构专项检查、审计处年度审计、财务处日常监控
- 实行刚性预算约束,专项支出需经院长办公会与党委会双重审议
- 通过智能财税账务处理平台实现预算执行动态预警这一机制在2024年巡视整改“回头看”中通过9项整改措施优化,强化了资金使用效率评估与风险闭环管理。
内部控制创新方面,学院构建了“三融入”课程思政体系与“四个对接”培养路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实践,使职业规范教育与专业实训深度绑定;通过校企协同育人与18个校外基地(如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实现人才培养标准与行业需求精准匹配。财务处下设会计核算科、资金管理科等4个科室,形成“决策-执行-监督”三角制衡架构,2022年获批校级产教融合品牌专业标志着管理机制创新获得官方认可。
在监督治理领域,学院建立了纪检监察+审计+财务的协同监督模式。2024年开展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专项整治中,财务处通过自查梳理出12类廉政风险点,并配套推出财务信息公开制度与岗位轮换机制。副校长李强提出的“九项深化要求”(如强化内控建设、规范收支流程)与纪委书记赵琼强调的“三重监督闭环”(政治监督、制度监督、文化监督),共同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财务管理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