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依托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的学科优势,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德艺三融通"为培养理念,通过课程思政体系与政校企协同育人的创新模式,致力于培养兼具管理理论与实务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专业特别强化数字素养与国际化视野,构建了覆盖人力资源全流程的知识网络。
在培养目标设定上,该专业强调三层能力结构:
- 基础能力:通过《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课程夯实学科根基,掌握人力资源规划和劳动关系管理核心技能
- 进阶能力:依托《大数据财务分析》《数字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培养数字化管理思维
- 创新领导力:通过"HR创新创业实训""模拟企业运营"等实践环节,塑造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课程体系呈现模块化交叉特色,核心课程包括:
- 理论基石模块:微观经济学、劳动法规与政策、统计学
- 专业实务模块:招聘与甄选、绩效管理、薪酬设计
- 数字技能模块: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化办公技术
- 创新拓展模块: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跨国企业HR管理
专业建设独创"三位一体"实践体系:
- 校内建有省级工商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配备SAP、用友等专业软件
- 校外与中智集团、前程无忧等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实施"双导师制"
- 政企合作开展人社部专项调研,近三年完成厅级咨询报告21份
师资团队由跨学科专家组成,16人教学团队中包括: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认证教师4人
- 具有上市公司HR总监任职经历的实务导师3人
- 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科研骨干5人教学过程中推行案例研讨法,将京东组织变革、华为绩效体系等真实案例融入课堂。
就业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呈现多元化发展路径:
- 78%进入世界500强企业从事HRBP、组织发展等岗位
- 15%考取人社系统公务员或攻读硕士研究生
- 7%自主创办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近三年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2%,毕业生平均起薪高于省内同专业水平32%。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