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核心目标,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该专业依托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学科竞赛等多元路径,强化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课程设置涵盖操作系统、Java程序设计、云服务架构等前沿技术方向,同时注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络编程等实操技能训练,形成"双证制"培养特色。
在培养目标层面,专业强调"德技兼备、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致力于培养具备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应用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生需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能力,能运用多媒体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中注重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使毕业生具备在科研机构、教育单位及企业从事技术应用与管理的职业素养,最终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课程体系采用"基础+核心+拓展"的模块化设计:
- 基础课程包括离散数学、计算机英语等,奠定逻辑思维与专业术语基础;
- 专业核心课程聚焦:
- 系统开发:操作系统、软件工程
- 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因特网应用
- 程序设计:Java、面向对象程序、网络编程
- 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强化技能,如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要求完成完整数据库系统开发。特别设置云服务架构与管理实战课程,引入华为等企业真实案例。
就业方向上,毕业生主要在互联网行业担任软件工程师、运维工程师,覆盖软件开发全生命周期管理。数据显示,该专业与广东粤嵌科技等2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500余名学生通过实习实现"零距离上岗"。近年毕业生参与蓝桥杯大赛获国家级奖项超200项,部分进入奇安信等安全公司从事信息安全工作,或在金融科技领域进行大数据分析。
专业建设凸显三大特色:
- 产教融合:与华为共建鸿蒙软件开发实验室,引入企业导师参与软件测试技术教学;
- 竞赛驱动:组织学生参与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等赛事,近三年获省级以上奖项占比达37%;
- 双师型队伍:42.8%教师具有高级职称,74.5%拥有硕士以上学位,部分教师主持过教育部课题。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在江西省信息技术知识赛中连续两年包揽专业组一等奖。
通过四年系统学习,学生将完成从代码编写到系统架构设计的能力跃迁。专业特别设置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课程,培养工程图纸解读与工业软件操作能力,拓展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就业可能性。对于有志深造者,学院提供考研辅导,近年已有30余人被南昌大学等高校录取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