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2005年设立以来,已成为该校重点建设的本科专业之一,先后获得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等多项荣誉。该专业以培养“卓越一线工程师”为目标,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并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产教融合基地,形成“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其教学成果多次被《江西日报》等媒体报道,在省级竞赛中屡获佳绩,展现出强劲的专业实力。
在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方面,该专业以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为核心课程,注重电子技术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交叉融合。培养方案强调“宽口径、厚基础”,要求学生掌握电子设计自动化、电磁场与电磁波等前沿技术,同时培养工程设计、设备维护和创新研发能力,目标定位为“兼具科技性与应用性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是该专业的突出特色:
- 拥有1030台(套)教学仪器设备,建成面积超5000平方米的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涵盖电子设计自动化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等14个功能模块;
- 与南昌同兴达精密光电公司、江西兆驰晶显公司等20余家企业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基地,提供项目开发、设备调试等实战训练;
- 通过中国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赛事平台,学生近五年获省级以上奖项近100人次,包括“挑战杯”全国二等奖、瑞萨杯全国一等奖等。
师资力量与科研成果方面,专业教师团队中:
- 90%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65%拥有教授、副教授职称,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
- 主持完成23项省部级教改项目,出版教材8部,2门课程入选省级金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7项,获省部级科技奖项7项;
- 团队深度参与地方经济服务,围绕“三大高地”“1269”计划开展技术攻关,教改成果获省级领导批示肯定。
该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与深造中表现优异:
- 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超过98%,主要流向电子设备制造、通信系统集成、物联网开发等领域,部分入职TCL移动通信、同方电子科技等合作企业;
- 学生可继续攻读电子信息类硕士学位,或通过校企联合培养通道进入技术管理岗位,职业发展路径清晰多元。
从省级特色专业到一流本科建设点,南昌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过课程创新、实践强化和产教协同三大支柱,构建起独具竞争力的培养体系。其以设备规模保障实践深度,以师资结构提升教学效能,以赛事成果检验培养质量,形成了“理论—实践—应用”的闭环育人生态,为区域电子信息产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术人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