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的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立足影视工业化发展需求,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该专业以培养“全流程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通过影视拍摄、剪辑合成、特效包装、全媒体传播等模块化课程,形成“课堂实训+项目实战+行业认证”的三维培养路径。作为国内唯一以“电影工业”命名的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其教学资源与产业需求高度对接,在校生可通过横店影视城、央视无锡基地等40余家合作单位获得真实项目经验。数据显示,该专业学生在国内外影视赛事中累计获奖306项,印证了其教学成果的实践转化能力。
培养定位聚焦行业需求
专业瞄准广播影视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重点培养具备影像拍摄、后期制作、新媒体传播三大核心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覆盖剪辑师、节目包装师、摄像师、全媒体内容生产者等岗位群,强调“一专多能”的职业素养。学生需掌握Premiere、After Effects等专业软件操作,同时具备短视频策划、直播推流、跨平台内容分发等新媒体技能。通过“双导师制”教学,行业专家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确保教学内容与影视工业化标准接轨。
课程体系强化实践导向
课程设置采用“基础模块+核心模块+拓展模块”的递进结构:
- 专业基础课:摄影艺术基础、视听语言、影视文体写作等理论课程,构建影视美学认知框架
- 专业核心课:数字摄像技术、影视后期特效与合成、新媒体节目制作等实操课程,配备4K摄影棚、虚拟演播厅、集成渲染机房等实训设施
- 项目制教学:以《顺庆味道》《知韵古琴》等获奖作品为案例,开展主题短视频创作全流程训练。学生在大二阶段即进入峨眉电影制片厂、四川电视台等合作单位轮岗实习。
产教融合搭建实践平台
校内建有Del1数字艺术实训室、电影短片创作中心等9类实践场所,校外依托横店影视城产业学院形成“前校后厂”培养模式。特色实践包括:
- 国际赛事参与:组织学生参加亚洲国际青年电影节、俄罗斯青年电影时代电影节等竞赛
- 真实项目承接:为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制作宣传片、纪录片,累计产出作品超200部
- 双创能力培养:设立影视创客空间,支持学生团队运营自媒体账号、承接商业拍摄订单。2024届毕业生中,15%自主创办影视工作室。
就业前景与职业发展
专业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广播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MCN机构三大领域,近三年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职业晋升路径呈现多元化特征:
- 技术纵深型:从助理剪辑师成长为影视特效总监,需考取达芬奇调色师认证等行业资质
- 创意管理型:由栏目编导转型为制片人,需补充影视项目管理、IP孵化等知识模块
- 新媒体跨界型:通过抖音、B站等内容平台积累流量,发展为短视频内容运营专家。值得关注的是,专业与北京电影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建立专升本通道,优秀学生可衔接影视摄影与制作、广播电视编导本科专业。
在数字内容产业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该专业通过“技术+艺术+商业”三维能力塑造,为学生构建了可持续的职业竞争力。其独特的校企双元培养模式和国际赛事赋能机制,使学生在毕业时既掌握标准化工业流程,又具备创新突破的创作思维,成为影视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新工匠”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