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商学院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自2022年获批以来,始终以商科+为学科基础,聚焦数字经济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该专业依托校企合作与学科交叉优势,构建了涵盖数据科学算法、商业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的课程体系,同时通过实地调研、企业实训等方式强化实践教学。例如,2024年管理学院赴中国电子(郑州)数据创新中心的调研活动,不仅深化了产教融合,还为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提供实践依据。这种"理论+实践"双轮驱动的模式,成为该专业发展的核心特色。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以培养具备实战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导向,课程设置融合管理学、经济学与计算机技术三大领域。核心培养目标包括:
- 掌握数据挖掘与可视化技术,能够完成企业数据资产化全流程管理
- 运用Python程序设计与非结构化数据分析工具解决商业问题
- 通过跨专业综合实训提升项目规划与数字化转型能力特别注重在数据要素开发利用与数据安全治理等前沿领域形成专业优势,契合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
课程体系与教学特色
专业课程采用"基础理论+行业应用"的模块化设计,核心课程包括:
- 数据库原理(MYSQL)与数据仓库(NOSQL)构建数据处理基础能力
- 运筹学与企业战略管理培养管理决策思维
- 新商战实训与智能决策实训强化商业场景应用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课程体系中新增区块链原理与人工智能基础等前沿内容,形成与数字经济、物联网工程等新专业的协同发展格局。教学过程中强调案例教学法,例如中国电子数据产业集团提供的数据要素科教创新平台案例库,使学生能直接接触企业真实业务场景。
产教融合实施路径
该专业通过"三层递进"模式深化校企合作:
- 认知层:企业展厅参观与行业专家讲座,如调研活动中对数据安全与要素化工程的实地考察
- 实践层:依托大数据综合实验与项目数字化管理实训,完成从数据采集到决策支持的全流程模拟
- 创新层:校企联合开发数据要素基础设施相关课题,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可胜任大数据系统架构师、数据可视化工程师等岗位,就业领域涵盖金融、通信、智能制造等多个行业。
持续优化机制
专业建设团队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每年组织企业调研收集行业最新技术趋势,定期更新实验教学设备投入占比达专业建设经费的35%。2024年调研后重点强化了数据资产化服务全景相关内容,新增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等实践模块。同时通过师资队伍共建,引入企业架构师参与课程设计,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保持同步迭代。这种"需求导向、闭环优化"的发展策略,使该专业在河南省应用型高校中形成显著特色优势。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