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市唯一开设包装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院校,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依托行业背景和区位优势,构建了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隶属印刷包装工程系,是上海市一流建设专业和“双高计划”建设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国际标准对接和产学研融合,培养具备包装全产业链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随着2025年新增高本贯通培养模式,学生可升入上海理工大学包装工程本科,实现学历与技能的双重提升。
专业定位与培养模式
包装工程技术专业以轻工纺织大类为学科基础,形成“技术+应用”双轮驱动的培养体系。专业定位聚焦商品流通安全、品牌塑造和文化传播三大社会需求,通过3年专科+2年本科的贯通培养路径,强化智能制造和绿色包装领域的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方案突出“四大特色”:
- 理论与实际结合:课程设置涵盖包装材料、结构设计到物流管理的全流程
- 校企合作培养:与紫江包装等上市公司共建实训基地
- 国际标准接轨:引入世界技能大赛标准
- 产教融合深化:牵头建设上海市绿色智能包装产教联合体。
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
课程架构围绕包装全生命周期管理展开,构建“基础+专项+拓展”三级能力模型:
- 基础能力模块:包含包装结构设计、印刷包装材料等核心课程,夯实专业基础
- 专项能力模块:设置人工智能与包装、绿色包装技术等前沿课程,对接产业升级需求
- 思政融合模块:在《产品包装设计》等课程中嵌入文化自信和工匠精神培育,通过“三寓三式”范式实现思政元素与设计实践有机融合。
学生需掌握包装工艺优化、质量检测、ESG管理等复合技能,毕业时具备从产品包装策划到可持续解决方案设计的全流程执行能力。
实践平台与就业前景
专业建有国家级印刷实训中心和绿色包装技术服务平台,实施“项目制教学”与真实生产任务联动。学生参与企业项目开发的典型流程包括:
- 需求分析:对接品牌企业的包装研发需求
- 方案设计:运用三维建模完成结构优化
- 工艺验证:在智能生产线进行打样测试
- 成果转化:对接迪士尼衍生品等实际产品包装。
毕业生主要流向包装制品企业(占40%)、品牌终端企业(占30%)和检验检测机构(占20%),从事包装研发、品质管理等岗位,应届生起薪5000-8000元/月,高本贯通本科毕业生可达10000元/月。
师资团队与教学创新
专业拥有双师型教师占比80%的师资队伍,教师团队主导多项国家级产教融合项目。以陈小红、李春梅等教师为例,其教学特色体现在:
- 技能竞赛导向:指导学生获世界技能大赛奖项和互联网+国赛铜奖
- 信息化教学:开发微课视频和在线资源库,实现混合式教学
- 科研反哺教学:将绿色包装材料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训项目。
通过“行业大师驻校”机制,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参与课程开发,确保教学内容与包装行业技术迭代同步。
升学路径与发展空间
2025年新设的高本贯通培养通道,使学生在完成专科阶段学习后,通过转段考试(成功率约85%)进入上海理工大学包装工程本科。该路径优势显著:
- 学科衔接紧密:本科阶段重点强化包装材料研发和智能制造方向
- 资源共享:共用上海理工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资源
- 学历提升:获得全日制本科文凭且符合条件者可申请硕士学位。
对于意向深造的学生,专业还与法国艺术院校建立合作,提供国际升学机会。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