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云南省重点建设的标杆学科,自1995年专科办学起步,历经20余年发展成为涵盖本科与硕士培养的省级一流专业。该专业以工学学士学位为培养导向,依托滇西大数据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和工信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形成了"人工智能+生态保护"的跨领域特色。2021年起,该专业在云南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稳居C级,2023年实现省内一本招生,显示出强劲的学科竞争力。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专业采用"数学基础+工程实践"双轮驱动模式,核心课程包含:
- 高等数学与离散数学奠定理论根基
- 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强化系统思维
- 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原理构建应用能力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JAVA)与软件工程提升开发技能特别设置人工智能基础、深度学习及应用等前沿课程,对接云南省八大重点产业需求。实验教学依托云计算、物联网等16个专业实验室,其中信息安全实训室配备网络攻防模拟系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耦合。
师资力量呈现"国际化+行业化"特征,现有专任教师中:
- 高级职称占比43%(教授16人)
- 博士学历教师达25%
- 拥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4名
- 组建智能计算、软件工程等5个科研团队近三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项,在SCI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研发的野生动物红外监测算法已应用于苍山生态保护。教师团队与华为、华量集团建立产教融合基地,将真实项目嵌入课程设计。
人才培养实施"竞赛驱动+双创融合"机制:
- 学生年均参与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8类权威赛事
- 近三年获省级以上奖项30项
- 毕业论文选题60%源自企业真实需求
-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大三即可加入科研团队毕业生在软件开发、网络工程领域就业率达98%,2024届硕士生中有3人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双一流高校攻读博士。就业跟踪数据显示,毕业生起薪高于省内同专业平均水平23%,在智慧生态保护、生物医药智能设计等新兴领域表现突出。
该专业的质量保障体系独具特色:
- 建立OBE教育模式,每学期开展行业需求调研
- 实施"课程组集体备课"制度,4门课程获评云南省一流本科课程
- 引入华为云计算认证体系,实现"学历证书+职业技能证书"双证融通
- 定期举办澜沧江-湄公河国际学术论坛,拓展学生国际视野。这种"理论奠基-实践强化-创新突破"的三阶培养路径,使其成为滇西地区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高地。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