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作为河北省高职教育领域的重点专业,近年来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实践教学、拓展国际合作等举措,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该专业自2011年开设以来,已建成唐山市电动汽车电池与动力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与多家知名新能源企业建立稳定合作,为行业发展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其培养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课程设置紧跟行业前沿,就业渠道覆盖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
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
该专业以装备制造大类为学科归属,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检测、维修与技术服务环节。核心课程采用模块化设计,包含:
- 新能源汽车动力及电池系统检测与维修
- 驱动电机系统检测与维修
- 高压安全与智能网联技术
- 整车故障诊断与维护
课程结构突出“工学结合”理念,将新能源汽车概论等理论课程与动力电池拆装实训等实践环节深度融合。特别在数字化教学方面,建成《新能源汽车综合故障诊断》省级在线精品课程,并计划申报国家级课程。通过岗课赛证融通教材开发,实现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的无缝对接。
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
实践教学体系采用三级递进模式:
- 基础技能层:依托校内4564平方米实训基地,开展动力电池维修、电机拆装等基础训练;
- 综合应用层:在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完成整车故障检测;
- 实战提升层:通过浙江众泰能诚、深圳沃特玛等稳定实习基地进行岗位实习。
校企合作方面,与长城汽车、北汽新能源等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区,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23人次,首次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国际化发展与师资力量
专业积极拓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2024年招收19名泰国留学生,并与马来西亚、泰国院校共建中泰新能源汽车学院。师资团队拥有教授+博士+高级工程师复合型结构,38名专职教师中76%具备研究生学历,包含河北省技术能手4人、唐山市十佳教师1人。团队主持的“双元引擎、两化赋能”人才培养项目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开发的《智能网联汽车计算平台部署与测试》教材将于2024年6月出版。
行业对接与就业前景
就业方向覆盖新能源汽车维修、质检、销售、充电站运维四大领域,合作企业包括南洋汽车、杭州金兰达等区域龙头企业。随着京津冀新能源汽车产业带的成型,专业依托河北省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构建了从零部件检测到整车服务的完整职业能力培养链。毕业生可考取高压电工操作证等职业资格证书,部分优秀人才通过中匈、中马合作项目赴海外深造。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