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山师范学院的档案学专业立足数字化时代需求,以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高素质专业人才为目标,形成了独特的教学体系。该专业依托学校百年师范底蕴,融合管理学、信息学、文献学等多学科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近年来通过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等方式强化学生专业能力,成为粤东地区档案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强调政治素养与职业情怀的双重塑造。学生需具备扎实的档案学基础理论和跨学科知识结构,同时掌握电子文件管理、数字档案馆建设等前沿技术。例如,课程体系涵盖档案保护技术学、数据挖掘等核心课程,并通过模拟公文处理、档案修复等实验课程提升实操能力。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能快速适应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多元化岗位需求。
课程设置体现三大特色:一是综合性知识架构,包含档案法规学、管理信息系统等交叉学科内容;二是数字化技术导向,设置电子政务、网络信息技术等课程,紧跟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三是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贯穿四年的案例分析、社会调查、实验室操作(如档案修复仿真实训)强化应用能力。例如,学生需完成“数字档案馆系统设计与开发”等实验项目,直接对接用人单位技术要求。
专业建设中的产教融合策略尤为突出。学校与饶平县档案馆共建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档案整理、数字档案管理等实战场景。同时,通过档案产业学院平台引入行业资源,举办职业人才培训与招聘会,实现“学习-实践-就业”链条贯通。2024年,学校投入80余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档案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提升项目,采购先进设备优化实训条件,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同步更新。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与高适配性特点。毕业生可进入各级档案馆、党政机关档案部门,也可投身大数据管理部门或新型信息咨询机构。政策红利进一步扩大就业空间:国家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带来人才缺口,基层岗位学历门槛放宽至成人本科。数据显示,该专业近年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部分学生通过免考学位英语政策获得双证,在考公、职称评定中更具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