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的经济学专业扎根于学校以能源为特色的学科体系,形成了独特的培养路径。作为一所拥有"双一流"建设学科的高校,其经济学专业不仅注重理论基础教育,更强调与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交叉融合。从本科到硕士阶段,该专业通过课程设置、科研平台和校企合作,构建起贯穿能源经济、区域发展、金融创新等领域的完整培养链条,为能源行业和区域经济输送了大量复合型人才。
学科定位与培养体系
西南石油大学经济学专业以应用经济学为核心,本科阶段聚焦能源经济与金融学的交叉培养,硕士阶段(020200应用经济学学硕)细分为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能源经济学等五个研究方向。本科课程设置中,《资本论》选读、经济思想史等理论课程与投资学、计量经济学等应用型课程并重,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包含宏微观经济学(科目代码840)和数学三,复试则强化经济学综合能力考核。这种"理论筑基+行业导向"的培养模式,使该专业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支撑管理科学与工程成为四川省重点学科。
本科教育特色
本科阶段通过三大特色强化实践能力:
- 双能力培养:设置经济数理分析与数据处理专项训练,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创新创业竞赛奖项占比超40%
- 行业嵌入课程:开设《能源经济学》《石油金融》等特色课程,采用中石油、中海油等企业真实案例教学
- 国际认证衔接:核心课程与CFA、FRM等国际金融认证知识体系对接,毕业生深造院校包括曼彻斯特大学、香港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
研究生培养方向
硕士阶段聚焦三大研究领域:
- 能源经济与政策:依托四川石油天然气发展研究中心(省哲社重点基地),开展碳资产管理、低碳技术评价等研究
- 区域产业经济:结合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研究页岩气产业集群、能源装备制造业布局
- 能源金融创新:与中石油四川销售分公司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探索油气期货、碳金融衍生品等前沿领域研究生导师团队包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近五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能源经济类课题12项,形成"理论研究-技术开发-政策建议"的闭环研究体系。
学科资源与就业前景
该专业构建了多层次支撑平台:
- 实验平台:拥有经济管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配置金融模拟交易系统、能源大数据分析平台
- 研究机构:能源安全与低碳发展重点实验室(省哲社重点实验室)聚焦碳中和路径研究
- 校企合作:与23家能源企业建立实习基地,推行"双导师制"培养毕业生就业呈现"双高"特征:近三年进入三大石油央企占比35%,进入国有商业银行及证券公司占比41%,平均起薪高于四川省经济学类专业平均水平28%。这种就业结构印证了其"能源+金融"复合培养模式的市场竞争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