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承担城市基础设施运营的特殊企业,水务公司的会计核算需兼顾供水生产、污水处理、税费处理等多维度业务。其账务处理既要体现公共事业服务特性,又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从水资源获取到终端用户收费,每个业务环节都涉及特定科目的借贷关系处理,尤其要注意增值税税率差异和成本分摊规则。
在供水生产环节,水务公司需处理三类典型业务:①水资源费缴纳时,按每月固定金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水资源获取成本,贷记银行存款。②处理设施折旧需根据固定资产原值,采用直线法按月计提,例如500万元资产分20年摊销,每月20,833.33元计入主营业务成本—设施折旧。③水处理药剂的采购与领用需区分进项税处理,采购时借记原材料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领用时再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药剂成本。
供水销售环节的账务处理具有特殊税务考量:①居民用水收入适用9%增值税率,需将含税收入拆分为不含税收入与销项税额。例如50万元收入中,41,284.40元作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剩余部分计入主营业务收入—居民用水。②企业用水则适用13%税率,需单独设置主营业务收入—非居民用水科目。收款时根据实际到账金额冲减应收账款,体现资金流转过程。
若涉及污水处理业务,其成本归集方式与供水业务形成对照:①污水管网维护费直接计入主营业务成本—污水管网维护,设备折旧则按15年分摊周期处理。②污水处理药剂采购需单独设立原材料—污水处理药剂科目,领用后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药剂成本。这类业务的特殊性在于成本对象多为政府或企业排污单位,收入确认往往与处理量挂钩。
特殊业务场景还需注意:①外购水费用于非主营业务的,应计入管理费用—水费;②多部门共用资源时,需按使用比例分配至制造费用各二级科目。例如将1000元水费按40%、30%、30%分摊至不同部门时,通过借记多个制造费用子科目完成成本归集。③对于预付水电费情况,需通过预付账款科目过渡,待实际消耗时再结转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