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学院自2020年新增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以来,围绕国家制造业转型需求,构建起融合机械、控制、信息等多学科交叉的新工科培养体系。该专业以培养智能系统架构设计与智能工厂集成技术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特色。作为湖北省首批应用型转型试点院校的重点专业,其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和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资源。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核心课程分为离散制造与流程制造两大方向。前者侧重智能产线集成技术,涵盖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执行系统(MES)等模块;后者聚焦过程装备控制领域,包含流体机械、智能装备控制技术等前沿内容。基础课程则覆盖现代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人工智能技术等学科,同时融入Python、Java等编程语言教学,强化学生的数字化能力。这种"基础与专业并重"的课程结构,使学生既能掌握传统制造学科基础,又能适应智能制造的跨学科特性。
专业特色体现在三个层面:首先,依托武汉"中国车谷"地域优势,与汽车、家电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合作育人基地,将真实生产场景引入教学;其次,构建了包含智能工厂实验室、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可参与智能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实战项目;最后,通过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创新采用"项目驱动+案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这种产教融合机制有效缩短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差距。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可在智能产品设计制造、智能工厂系统集成、智能装备运维等领域发展。具体岗位包括智能系统架构师、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师、MES系统工程师等,覆盖汽车制造、生物医药、化工生产等行业。数据显示,该专业近三年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部分学生进入东风汽车、格力电器等企业的智能制造部门,印证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市场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