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艺术职业学院作为山西省唯一的高等职业艺术院校,其戏曲音乐专业在省内具有显著地位。该专业依托学院深厚的艺术教育传统和资源整合优势,形成了独特的培养体系。自2020年合并重组后,学院整合了原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山西戏剧职业学院等九家单位的资源,进一步强化了戏曲音乐领域的教学实力,致力于培养兼具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在专业定位上,该专业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强调对戏曲发展历史、剧种音乐规律及创腔套腔等核心知识的系统掌握。课程体系包含基础理论课程与实践训练模块,例如开设戏曲声腔知识、基武身把等传统技艺课程,同时融入剧目音乐编创、文化活动策划等现代职业技能训练,形成“传统为根、创新为魂”的教学特色。
课程体系的构建凸显三大维度:
- 技艺传承:通过经典折子戏排演、传统唱腔训练,强化学生对晋剧、秧歌戏等地方剧种的演绎能力;
- 创作能力:设置现代小戏创排、音乐编配等课程,培养适应新时代文化需求的创新能力;
- 综合素养:引入非遗政策解读、舞台艺术管理等跨学科内容,拓宽学生职业发展路径。
实践教学环节是专业建设的亮点。学院与山西省晋剧院、华夏之根艺术团等院团深度合作,联合排演《如梦晋阳》《又见五台山》等大型演艺项目。学生可参与青年民族管弦乐团的日常演出,并在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中接受苗洁、王爱爱等戏曲名家的指导,通过“名家工作室”机制实现师徒制传承。近三年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在省内戏曲院团就业率达78%,部分优秀学员参与创排的剧目荣获文华大奖等国家级奖项。
师资力量方面,学院汇聚了正高级职称教师9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20余人,其中包含晋剧皇后王爱爱、梅花奖得主苗洁等行业领军人物。教学团队采用“双师型”培养模式,80%以上教师具有院团实践经验,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此外,学院定期邀请郑小瑛、赵季平等全国知名艺术家开展大师课,构建起多元化的学术交流平台。
面对未来发展,该专业积极对接山西省文旅强省战略,在非遗传承人群研培、文旅融合项目等领域拓展合作。2025年学院拟联合三所高职院校筹建山西文化旅游职业大学,届时戏曲音乐专业将纳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历提升通道。当前,专业正着力开发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课程,探索传统戏曲的数字化传播新模式,进一步巩固其在中西部地区戏曲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