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邮电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立足电子信息产业需求,以光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设计为特色,构建了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电子工程学院七十余年的发展积淀,形成了以通信专用芯片研发和光信息处理为核心的科研优势,拥有国内高校首个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和多个省级科研平台,致力于培养具备光电子器件开发与通信系统设计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在课程体系上,专业核心课程涵盖电路分析、电磁场与电磁波、光电子学等基础理论,同时强化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光纤通信等前沿技术课程。学生通过FPGA设计基础、VerilogHDL等实践课程掌握集成电路设计工具,并参与国内首款SDH芯片、GPU芯片等标志性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化。这种"理论+工程"的双轨培养模式,使学生既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又能适应光通信、量子信息技术等新兴领域的技术迭代。
专业师资方面,学院拥有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其中包含多名陕西省特聘教授和青年科技新星。科研团队在微波光子技术、低功耗模数转换等方向取得突破性进展,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9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重要奖项。这种科研反哺教学的模式,确保课程内容始终对接产业最前沿技术需求。
在实践平台建设上,学生可进入通信片上系统工程中心等9个省市级科研平台,使用美国德州仪器、Xilinx等企业的先进设备开展实验。校企共建的SMT表贴生产线和微波器件工艺线,提供从芯片设计到封装测试的全流程实践机会。与中兴、华为等企业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使毕业生在光通信设备研发、集成电路制造等领域具备直接上岗能力。
深造与就业方面,该专业近三年升学率稳定在30%以上,主要流向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顶尖院校。就业方向集中在通信运营商、光电子制造企业及科研院所,毕业生在40Gb/s光纤通信系统等重大项目中的参与度显著提升。据2024年数据,119名本科新生中超过85%选择在集成电路、量子通信等战略新兴产业就业,展现出专业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深度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