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工学领域的重点本科专业,自2004年招生以来持续优化培养体系,形成了"强弱电结合、软硬件结合、电力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的学科特色。该专业以工学学士学位为培养目标,通过四年学制培养能在高新技术企业、电力系统、智能控制等领域从事技术研发与管理的应用型电气工程师,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2023届考研升学率突破30%。
一、培养体系与课程架构
专业以"电力系统自动化"和"工业控制与自动化"为两大培养方向,课程设置覆盖强电基础与智能控制技术双维度。核心课程包括:
- 电路原理与电力电子技术奠定电力系统分析能力
- 电机与拖动结合PLC技术强化工业控制实践
- 嵌入式系统与智能电网等前沿课程对接产业升级需求
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实践融合,通过ABB智能技术工程中心与通用电子产品生产线等实训基地,将企业真实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
二、创新实践平台建设
专业构建了五大全天候开放平台,形成阶梯式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 智能车与机器人平台:以学科竞赛驱动产品开发能力
- 无人机与物联网平台:对接智慧城市与智能制造应用
- 电力电子创新实验室:配备柔性直流输电等先进实验设备
34个校外实习基地与10余位企业导师组成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确保实训项目85%以上源自真实工业场景。近五年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72项,在智能车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等赛事中表现突出。
三、就业竞争力解析
专业毕业生呈现"高就业率、高适配度"特征:
- 电力系统行业:覆盖发电、输电、变电等环节的技术岗位
- 智能制造领域:从事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调试
- 科研院所:参与新能源装备研发与智能电网设计
值得关注的是,浙江省电气设备制造业集聚区的地缘优势,使毕业生在台州本地龙头企业就业占比超过40%,平均起薪较省内同类院校高出15%。
四、专业发展前瞻
随着"双碳"战略推进,专业正加速建设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方向:
- 新增电力电子器件可靠性分析等特色课程
- 与国网台州供电公司共建微电网实验室
- 2024年起推行"3+0.5+0.5"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师资队伍中博士占比77%,包含省学科带头人2人、市"500精英"人才6人,近三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研发成果已应用于海上风电变流器等重大工程。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