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至诚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是福建省重点建设的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和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依托计算机类专业群形成独特培养体系。该专业以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注重项目驱动教学与校企合作,2022-2023学年学生获省部级以上赛事荣誉91项,突显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其课程设置紧密对接产业链需求,构建了"理论+实践+项目"的阶梯式培养框架,毕业生就业领域覆盖信息产业、金融、教育等多个行业。
一、培养体系:产教融合与动态优化并重
- 专业采用"三年理论学习+一年综合实践"模式,通过软件工程与UML等核心课程夯实基础,依托省级大数据技术与网络安全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开展实践教学。
- 设置软件项目开发和移动应用开发两大方向模块,引入Java企业级应用开发等前沿课程,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动态适配。
- 创新性地采用:
- 项目教学法(企业真实案例驱动)
- 证书教学法(对接职业资格认证)
- 科研教学法(鼓励参与国家级创新实验项目)
二、课程架构:理论实践双轮驱动
- 主干课程包含:
- 计算机系统基础层: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
- 开发技术层: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
- 专业深化层:云原生应用开发、软件质量与测试
- 特色课程人工智能导论和前端框架应用,体现人工智能时代的培养前瞻性。
三、办学特色:七位一体育人模式
- 师资配置形成"教授领衔+企业工程师+双师型教师"的复合结构,拥有包括张栋教授(博导)等在内的教学团队,35.31%教师具有高级职称。
- 构建"理论学习—课程实践—项目实训—企业实习"培养链,与福州高图信息等企业共建实践基地,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 学生可通过:
- ICT俱乐部等技术社团
- 中国工业互联网安全大赛等学科竞赛
- 国家级大创项目多维度提升工程实践能力。
四、就业前景:多元发展通道
- 近三年毕业生在软件开发工程师(占比32%)、系统架构师(18%)、项目管理岗(15%)等领域表现突出,部分学生考入复旦大学等名校深造。
- 就业单位涵盖国家机关、金融科技企业、教育机构等,依托福州大学"211工程"平台资源,形成显著的区域影响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