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是浙江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构建了"教育理论+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该专业2003年开办本科教育,2022年获批招收教育博士资格,2023届师范生就业率达92%,其中39%进入学军小学等名校任教。专业聚焦人工智能教育新样态,开设《教育机器人》《STEAM项目开发》等前沿课程,近三年学生获国家级竞赛一等奖40余项,在智能教育领域形成显著优势。
一、培养体系与课程特色
专业构建"四维能力"培养框架:
- 技术应用能力:通过《Python语言程序设计》《人工智能项目实践》等课程,掌握数据爬取与算法设计技能
- 教学创新能力:设置《微视频创意与制作》《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实现翻转课堂与智慧教学设计能力培养
- 科研实践能力: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本科生可参与《元宇宙教育场景开发》等课题
- 国际胜任力:与德国法兰克福财经管理大学建立交换项目,开设《欧盟数字教育政策》选修课。
课程体系呈现三大特色:
- 智能教育模块:新增《人机交互与虚拟现实》《教育机器人》等AI课程
- 实践项目贯穿:从《摄影技艺》到《非线性编辑技术》,形成影像创作全流程实训
- 跨学科融合:开发《开源硬件项目设计》课程,融合电子工程与教育学知识。
二、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专业拥有国际化师资矩阵:
- 教授领衔团队:学科负责人杨俊锋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在《Computer & Education》等顶刊发表论文100余篇
- 双师型结构:16名专任教师中87.5%拥有博士学位,含浙江省教学名师1人,承担教育部线上一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
- 行业导师库:聘请网易雷火工程师、亚运场馆设计师等20余位业界专家参与《VR教育游戏开发》课程教学。
教学资源配置亮点:
- 智能实训平台:建设教育机器人实验室与虚拟演播厅,配备3D打印机与体感交互设备
- 竞赛培养机制:组织参与中国机器人大赛,开发《轮式自主格斗机器人调试》等实训项目
- 校企合作网络:与阿里巴巴共建区块链教育实验室,年均开展企业项目实训50+课时。
三、实践创新与学科竞赛
专业构建"三级跳"实践体系:
- 基础技能层:通过《摄影技艺》《平面设计》掌握多媒体制作技术
- 综合应用层:在《STEAM项目开发》中完成无人机航模设计与课程整合
- 创新拓展层:参与《亚运会场馆人流预测系统》等真实项目研发。
竞赛成果突出体现:
- 机器人领域:近三年189人次获国家级奖项,自主研发的体感仿人格斗机器人入围全国总决赛
- 数字创作类:学生作品《非遗文化VR展馆》获浙江省多媒体设计竞赛金奖
- 教学技能类:在全国田家炳杯教学大赛中,课堂教学设计得分率超90%。
四、就业前景与专业优势
职业发展呈现多元化特征:
- 教育主渠道:92%师范生进入中小学担任信息科技教师,负责智慧校园建设与教师信息化培训
- 企业新赛道:15%毕业生任职网易等企业的教育产品经理,年薪可达18-25万元
- 深造高平台:推免生占比10%,可直升北师大等名校攻读教育技术学硕士。
核心竞争力解析:
- 认证体系完善: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课程对接教师资格考试大纲
- 区位优势显著:深度参与杭州城市大脑建设项目,年均接触智慧教育案例30+
- 培养模式创新:实施"物理+教育技术"本硕衔接试验班,强化理工科基础。
该专业适合兼具教育情怀与技术敏感度的复合型人才,报考建议强化Python编程基础与教学设计能力,关注生成式AI教育应用前沿动态。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