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学院的工程管理专业立足国家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需求,构建了以管理科学与工程为主干学科,融合土木工程、经济学等跨学科知识体系。该专业强调技术集成管理能力培养,通过科学管理与控制建设工程全过程,应对行业规模大型化、技术复杂化等趋势,致力于培养具备工程技术、管理、法律、经济复合知识结构的高素质人才。其特色在于以学科竞赛驱动教学创新,校企合作强化实践应用,形成了独特的育人模式。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该专业构建了"技术+管理"双核驱动的知识框架。核心课程包括工程结构、运筹学、工程经济学、BIM技术、工程造价管理等,注重打通技术实施与管理决策的边界。例如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结合沙盘模拟训练,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融入真实招标案例,使学生在掌握CAD制图、结构力学等工程技术的同时,形成成本控制、风险预判等管理思维。这种培养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工程类人才"重技术轻管理"的短板。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呈现三大特色路径:
- 以赛促教体系:通过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全国BIM设计竞赛等平台,近三年获国家级奖项20余项,包括结构设计竞赛全国二等奖、智能建造竞赛省级二等奖
- 校企协同育人:与浙江工业大学联合培养,共享施工仿真实验室、BIM实训中心等价值4000万设备资源,开展真实项目全流程模拟
- 双师型教学团队:85.4%教师具有注册建造师等执业资格,胡云世教授团队主持完成60万方校园建设项目,将工程经验转化为教学案例
就业前景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近五年就业率保持95%以上,毕业生在政府建设部门、中天建设等龙头企业从事全过程项目管理。职业发展通道包括:
- 工程技术类:建造师、结构工程师
- 管理咨询类: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
- 学术研究类:考取清华、同济等高校硕士研究生特别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智能建造方向人才需求激增,毕业生可参与BIM技术应用、智慧工地管理等新兴领域。
该专业通过"教学-竞赛-实践"三维联动机制,形成独特的育人优势。其施工技术实训室配备VR安全体验系统,工程管理沙盘实现从立项到决算的虚拟推演,使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无缝衔接。值得关注的是,学生在大二即可参与教师科研项目,近三年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14项,这种早期科研训练有效提升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