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专业立足区域数字经济发展需求,通过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形成了一套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强调工程实践能力与项目开发经验的双向提升,通过校企共建课程、真实项目实训等环节,构建了从知识传授到产业对接的完整路径。其培养方案紧密围绕行业技术前沿,着力解决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为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培养模式上,该专业采用“嵌入式培养”理念,将企业生产流程与技术标准融入教学全过程。校企双方共同开展项目实战训练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例如通过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物联网应用开发综合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合作企业的真实场景中完成技能实训。这种模式不仅强化了学生的系统分析能力和软件开发能力,更通过就业能力训练模块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衔接,有效提升了毕业生岗位适应力。
课程体系以计算机科学核心理论为基础,突出行业应用导向。主干课程包括:
- C程序设计:奠定编程思维基础
- 数据结构与算法:培养复杂问题解决能力
-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强化数据管理技能
- 人工智能导论:对接前沿技术发展趋势特别设置校企合作教学课程如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将企业工程师引入课堂,采用真实案例进行项目化教学。这种课程结构既保证专业基础理论的扎实掌握,又通过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等方向课程强化专项技能。
实践教学体系呈现出多维度创新:
- 校内建有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配备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先进设施
- 校外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28处实训基地,形成覆盖软件开发、系统运维等领域的实践网络
- 专业实训环节完全在企业完成,包含技能强化、项目开发、职业素养三大模块
- 推行"产教融合、双能导向"培养策略,学生毕业前需累计完成至少36学分实践课程
就业前景方面,毕业生可在IT行业、科研机构、互联网+企业等领域从事系统开发、数据分析、项目管理等工作。数据显示,近年该专业考研录取率超10%,部分学生进入"985/211"高校深造,就业群体中超过60%成长为技术骨干。这种培养成效源于专业对行业标准的精准把握,以及贯穿四年的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体系,真正实现了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耦合。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