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作为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新兴工科专业,依托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的学科优势,紧密对接国家芯片产业发展战略,致力于培养解决行业"卡脖子"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该专业以工学学士学位为培养目标,专业代码080710T,入选烟台市校地融合发展项目优先支持专业,近年来因就业率高成为考生报考热门选择。其建设背景源于国内芯片行业大规模人才紧缺现状,通过创新性课程体系与实践平台,构建了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应用的全链条培养模式。
在培养目标方面,该专业强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学生掌握微电子器件原理、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及EDA工具应用三大核心能力。课程设置深度融合半导体物理与系统工程,通过半导体材料、数字信号处理等理论课程夯实学科基础,依托集成电路工艺技术、硬件描述语言等实践课程强化工程素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课程体系引入版图设计与低功耗设计等前沿内容,确保学生具备应对复杂技术挑战的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呈现四大创新层级:
- 通用基础层:通过电路分析、编程基础等实验课程建立基础技能
- 模拟IC设计层:开展运算放大器等模拟电路设计项目
- 数字IC设计层:聚焦FPGA开发与数字系统集成
- 混合IC设计层:完成芯片级系统设计与测试验证
这种四级项目驱动式教学配合混合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接触真实工程场景。学院建有山东省光电功能材料与光电器件特色实验室、低功耗光电检测智能终端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平台,与东方电子集团等26家单位共建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从仿真设计到流片测试的全流程实践机会。
学科支撑体系凸显三大优势:
- 师资队伍中博士学位教师占比84%,包含泰山学者、省杰青等高端人才
- 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打通本硕衔接通道
- 获评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核心成员,共享电子信息学科群资源
毕业生发展路径呈现双高特点:考研升学率逐年攀升,多名学生进入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深造;就业方向覆盖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可在海思半导体、中芯国际等企业从事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等工作。数据显示,该专业学生近年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励80余项,发表SCI/EI论文80余篇,印证了其创新人才培养成效。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