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福建省重点建设的海洋类高职院校,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自1920年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水产科以来,其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已积淀百年办学历史。该专业不仅是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更在"金平果"2024年高职院校专业评价中蝉联全国渔业类专业竞争力榜首,彰显出深厚的行业底蕴与卓越的育人成效。其人才培养体系以实践导向为核心,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技术技能培育模式,为水产行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术人才。
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围绕水产养殖全产业链展开。主干课程包括《鱼类增养殖技术》《虾蟹类增养殖技术》《海水贝类增养殖技术》等核心模块,重点培养学生在苗种繁育、水质监测、病害防治等关键环节的实操能力。通过"理论+实训+顶岗"三阶递进式教学,学生可系统掌握从生物饵料培养到海藻栽培的全流程技术,同时考取《水生生物苗种繁育工》《水生生物病害防治员》等国家级职业资格证书。
实践教学体系突出产教深度融合特色:
- 校内建有水产动物VR仿真实验室、珍稀海洋生物繁育研究中心等12个专项实训场所
- 校外与海南鑫鼎辰、福建海大饲料等52家企业共建实训基地
- 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学生可直接参与东星斑养殖、观赏鱼繁育等真实生产项目这种"校中厂、厂中校"的育人机制,使毕业生岗位适应期缩短至1-2个月。
师资团队汇聚了行业顶尖力量,现有专任教师22人中:
-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
- 全国优秀教师2人
- 省级专业带头人3人
-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27%团队主持建设了国家级教学资源库1个、省级精品课程5门,2023年更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其开发的《水质监测与调控技术》等课程获评教育部"十四五"规划教材。
就业前景呈现"供不应求"态势。毕业生主要服务于:
- 海洋与渔业局等政府监管部门
- 水产育苗场、养殖场的生产技术岗
- 饲料/药品企业的研发与技术服务岗
- 观赏鱼产业的繁育与经营管理岗据校方统计,该专业职场成功率达98.7%,平均起薪较省内同层次专业高出15%-20%,部分校友已成长为通威股份、海大集团等上市企业的技术总监。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