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的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立足装备制造行业前沿,紧密围绕国家“十四五”规划对智能制造业的战略布局,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以机电设备类为核心,面向机械工程技术人员、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人员等职业岗位群,培养兼具机械装配、电气调试与数字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在专业建设上,依托江苏省“十四五”高等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形成了校企协同育人、产教深度融合的鲜明特色。
该专业的核心定位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聚焦智能制造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涵盖设备安装调试、故障诊断、优化升级等环节;二是强化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融合,通过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先进设备的操作与运维能力培养,推动传统装备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课程体系设置上,构建了“基础+核心+实践”三级模块,其中三维建模与成图技术、PLC技术及应用等课程强化数字化设计能力,智能制造单元集成应用、智能装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等课程则侧重智能化运维技术。
专业课程体系呈现三大特色:
- 机械与电气双轨并行:基础课程包含机械制图、液压传动等机械类课程,同时设置电工电子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等电气类课程,形成跨学科知识框架
- 虚实结合的实训体系:依托虚拟仿真机房、工业机器人实训室等18个专项实训场所,构建从钳工基础操作到多轴加工中心、3D打印产业学院的多层次实践平台
- 标准与创新并重:既注重ISO机械装配工艺标准实施,又通过机械创意设计实训室培养学生的技术改造能力,强调智能制造标准实施与设备集成改造双能力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产学深度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机制,与中船鹏力智能装备系统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形成“三共建”特色:
- 共建实践基地:企业提供智能制造生产线等真实生产环境
- 共建师资团队:企业工程师参与《智能制造装备安装与调试》等核心课程教学
- 共建培养体系:将企业设备预测性维护、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等新技术纳入课程标准
就业发展路径呈现阶梯式特征,毕业生初期主要从事智能制造装备编程与操作(平均起薪5500-6500元),1-3年后可晋升至设备诊断维修工程师或技术管理岗位。数据显示,85%以上毕业生进入装备制造行业头部企业,职业发展通道覆盖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智能物流装备企业等多个领域。专业对接数控设备维护与维修(中级)等职业技能证书,为学生提供向装备智能化技术(高职本科)发展的升学通道。
该专业在江苏省高职院校专业发展水平考核中位列前茅,其创新性体现在将工业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装备制造深度融合,通过智能制造虚拟仿真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应对智能工厂数字化升级的核心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专业对色觉异常者设有限报条款,建议考生报考前详细了解《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关要求。